[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7809.1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9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辉;申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虹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2 | 分类号: | A61J9/02;A61J9/06;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余淑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加热 恒温 奶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奶瓶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包括底座与奶瓶本体,所述奶瓶本体的底部插接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嵌设有两个第一磁石,所述奶瓶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磁石,所述第二磁石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该发明,便于自动化对奶源进行恒温加热,在具备温奶功能的同时使婴幼儿在喝奶过程中奶源温度不易下降,便于对奶源温度进行把控,供婴幼儿正常食用,减轻家长劳动强度,同时可在冲奶、温奶过程中对奶源中附带的奶泡进行消除,减少婴幼儿因饮入奶泡而发生呛奶、打嗝现象,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瓶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
背景技术
奶瓶,是用来盛奶的一种器具,一般给婴儿使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奶瓶还是传统奶瓶,在给婴幼儿喂奶前,需要浸在温水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再给婴幼儿吃,但婴幼儿从睡眠状态醒来后,如果立刻要喝到奶,否则会哭闹不行,而温奶是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快则4-5分钟,慢则10几分钟(从冰箱取出的奶),且温度不太好把控。
另外,婴幼儿在喂奶过程中,易进入睡着状态,导致喝奶时间延长,从而奶源温度在此期间降低,不利于婴幼儿食用,同时,现有奶瓶无法针对冲奶过程中产生的奶泡进行处理,导致婴幼儿在喝奶过程中易将奶泡连同奶源一同吃掉,易发生呛奶、打嗝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加热恒温奶瓶装置,包括底座与奶瓶本体,所述奶瓶本体的底部插接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嵌设有两个第一磁石,所述奶瓶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磁石,所述第二磁石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所述第二磁石的外侧与第一磁石的外侧磁性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套设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外侧与奶瓶本体的底部接触,所述支撑面板的内部与奶瓶本体上均安装有两个触点,顶部两个所述触点插接至支撑面板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触点的外侧接触,所述奶瓶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薄片与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薄片通过导线与顶部触点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底部触点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消泡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转动轴,所述伺服电机安装至底座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的外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转动盘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消泡组件包括连接杆、击打球、击打板、电动推杆与弹力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至转动盘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击打球安装至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安装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击打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的中部,所述击打板的外侧与击打球的外侧接触,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底座的外侧,所述弹力杆安装至电动推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力杆包括固定管、滑动杆与弹簧,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的中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滑动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侧与奶瓶本体的外侧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虹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虹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7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