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载视频投影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5292.0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2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坤;王浩;李俊;梁爽;张乐;回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8547 | 分类号: | H04N21/8547;H04N21/43;H04N21/414;H04N21/41;H04N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60 | 代理人: | 田昱川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载 视频 投影 方法 系统 车辆 | ||
本说明书涉及车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载视频投影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投影请求阶段、投影启动阶段、投影调整阶段;投影请求阶段用于投影的启动;其中,投影请求阶段包括用户请求环节;投影启动阶段用于接受投影请求,并做出响应;其中投影启动阶段包括投影响应环节;投影调整阶段用于对投影状态进行调整;其中,投影调整阶段包括调整环节。该方法能够使得车载视频使用空间获得极大的扩展,车载视频播放了实现更宽、更大的画面显示,观影视野体验大大提升,能够满足车外视频播放的多种需求。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车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载视频投影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不单是一个交通出行工具,更大程度上汽车已成为除家庭和公司以外的第三空间,目前车载智能座舱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各个车厂也在围绕智能座舱极力挖掘用户需求,打造自己产品的亮点,以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智能座舱集成各种在线视频功能、本地视频功能,但这些视频播放只限于在车内显示屏上进行播放,无法进行视频在车外播放,且无法实现更大画面的显示,基于人们自驾旅行,野外露营时的用户场景。现有的技术通过在车辆上携带投影仪大大增加了成本,且投影仪于车辆的适配性存在着问题。现有的设备存在着以下问题:车载视频播放只能实现在车内进行播放,使用空间局限,车载视频播放无法实现更宽、更大的画面显示,观影视野体验不佳,无法满足车外视频播放的需求。
发明一种车外视频投影技术,可以实现车载视频在车外播放,实现更宽、更大画面的显示,通过该发明可以将视频投在车外进行播放,给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娱乐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车载视频投影方法、系统及车辆,以解决车载视频使用空间局限,车载视频播放无法实现更宽、更大的画面显示,观影视野体验不佳,无法满足车外视频播放需求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新型车载视频投影方法,该方法包括:投影请求阶段、投影启动阶段、投影调整阶段;投影请求阶段用于投影的启动;其中,投影请求阶段包括用户请求环节,用户请求环节包括用户启动车载装置上的投影请求接受部;
投影启动阶段用于接受投影请求,并做出响应;其中投影启动阶段包括投影响应环节,投影响应环节包括投影控制部接收请求,做出是否启动的判断;若判断启动,投影设备开启,进行投影;
投影调整阶段用于对投影状态进行调整;其中,投影调整阶段包括调整环节,调整环节包括接收调整请求,做出是否调整的判断;若判断调整,则投影设备进行调整;若拒绝调整,则启动调整。
该方法还包括投影同步保障阶段,该阶段用于保障在投影过程中,音视频的同步;投影同步保障阶段包括音视频同步环节,音视频同步环节包括:
第一步,时间同步:车载控制器与投影设备通过网络时间协议进行时间同步,使两者采用同一个时间基准;
第二步,音视频分流:车载控制器将对投屏视频文件进行音频和视频解码,分离出音频流和视频流,其中音频流包括第一音频部和第二音频部;其中视频流包括第一视频部和第二视频部;第一音频部的播放所花费时间与第一视频部播放所花费时间相等,第二音频部的播放所花费时间与第二视频部播放所花费时间相等;
第三步,视频流处理:车载控制器将视频流缓存到视频缓存区,并对视频流重新编码并记录根据网络时间协议确定的编码时间戳T1,将编码后的视频流通过实时流控制协议发送给数字光处理控制器;
第四步,视频时间补偿:
数字光处理控制器收到视频流数据,对视频流数据解码和播放:通过私有协议将解码时间戳T2反馈给车载控制器,则视频流传输带来的时间差t=T2-T1,车载控制器在对视频流重新编码时,将缓存区视频流数据显示时间减去t再进行视频流数据传输即舍去第一视频部内容,此时传输并播放第二视频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