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5642.3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章;李剑文;黄科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5/02 | 分类号: | G01B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于金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隔膜 厚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锂电池检测领域,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连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连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内部设置有厚度检测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安装架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电‑磁场稳定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其中一组电‑磁场稳定机构的位置固连静电发生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另一组电‑磁场稳定机构的位置固连静电消除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厚度检测机构,能够对进行射线穿透厚度检测的隔膜进行稳定,进而消除其经过放卷辊以及收卷辊时带来的震动,提高其厚度检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组成,隔膜作为电池的“第三极”,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其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厚度均匀性、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抗穿刺强度)、透气性能、理化性能(包括润湿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安全性)等四大性能指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厚度均匀性直接影响隔膜卷的外观质量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内在性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保证隔膜厚度的一致性。锂离子电池隔膜厚度的均匀性包括纵向厚度的均匀和横向厚度的均匀,但比较而言,横向厚度均匀性更为重要,一般必须控制在1um以内。
锂电池隔膜厚度在线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非接触式测厚仪器进行检测;二是使用单架X射线进行在线检测;其中,非接触式测厚仪尽管测量速度较快,对样品无损伤的特点,但是由于非接触式测厚仪多采用光学原理,为多点测量,而隔膜又是多孔结构,因此隔膜厚度测量结果的波动较大,反而不利于厚度均匀性的测定。
因此现有技术中,大部分企业还是采用单架X射线进行隔膜厚度的在线检测,其检测原理是将射线穿过隔膜后的衰减量转换成隔膜厚度,实现隔膜厚度的检测,在隔膜厚度均匀性检测中,误差一般要控制在1um以内,这意味着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隔膜的稳定性,而在隔膜实际检测过程中,一头需要将隔膜卷拉开展平通过射线检测台,另一头则需要对展开的隔膜再次进行绕卷,在对隔膜展开与绕卷时,电机的工作会给辊筒上的隔膜带来振动,进而降低了单架X射线检测的准确性,给检测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为此,提出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设置静电发生机构、电-磁场稳定机构以及静电消除机构,能够对进行射线穿透厚度检测的隔膜进行稳定,进而消除其经过放卷辊以及收卷辊时带来的震动,提高其厚度检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隔膜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端固连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前表面一侧位置固连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一侧位置固连有放卷辊;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另一侧位置固连有收卷辊;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连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内部设置有厚度检测机构;
所述厚度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防尘机构内部中间位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中间位置固连有X射线发射器;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对应X射线发射器的正下方位置固连有X射线接收器;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安装架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电-磁场稳定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其中一组电-磁场稳定机构的位置固连静电发生机构,且静电发生机构与放卷辊处于安装架同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靠近另一组电-磁场稳定机构的位置固连静电消除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眼镜
- 下一篇:离子束刻蚀方法及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