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6671.1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凤;王志超;张向宇;白永岗;鲁晓宇;李明皓;张波;晋中华;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装置 填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能够延长二氧化碳气体的停留时间,实现热量的高效交换,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脱附效果。包括加热支撑架、填料层支架以及多个填料单元;其中,所述填料层支架沿所述加热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布置,所述填料层支架的两侧交替开设有凹槽;所述填料单元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卡槽,填料单元通过所述卡槽与填料层支架卡接,所述填料单元的一侧与加热支撑架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捕捉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变暖和碳排放的问题,寻找替代化石燃料方法的同时,碳捕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主要手段之一是利用吸附法通过化学手段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沉积到吸附剂表面,当沉积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将吸附剂加热到100℃以上,从而分离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再将分离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作为温室作物的养料,能够提高约30%的生长速度,或作为汽水的食品添加剂等等进行再利用。
但目前现有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吸附装置内布置填料时多采用层层叠加或者堆积式的填充方式,这样的填料方式使得吸附的二氧化碳气体停留时间短,不利于脱附再生时外部热量的高效交换,且吸附材料上富集的气体物质得不到充分接触,降低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会导致脱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能够延长二氧化碳气体的停留时间,实现热量的高效交换,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脱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包括加热支撑架、填料层支架以及多个填料单元;
其中,所述填料层支架沿所述加热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布置,所述填料层支架的两侧交替开设有凹槽;
所述填料单元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卡槽,填料单元通过所述卡槽与填料层支架卡接,所述填料单元的一侧与加热支撑架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填料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加热支撑架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卡槽至填料单元的两端分为长端和短端,所述长端的端面与加热支撑架的顶部内壁或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短端的端面与加热支撑架的底部内壁或顶部内壁之间存在空隙。
优选地,所述长端的端面与加热支撑架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为上长下短结构的填料单元,所述长端的端面与加热支撑架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为上短下长结构的填料单元,上长下短结构的填料单元与上短下长结构的填料单元依次交替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热流体进口,另一端设有热流体出口。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厚度大于所述填料层支架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壁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填料层支架宽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的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设置在吸附装置内部,通过设置有多个填料单元,填料单元内可散堆足够的或装填规整的吸附脱附材料用于实现吸附脱附,其中,多个填料单元卡挂在吸附装置内部的填料层支架上,对称交错布置形成特殊填料结构的气体通道,并结合吸附装置内部设置的加热支撑架通入热流体,热流体流经弯形的气体通道为填料单元内部的吸附脱附材料提供热量,本发明设计的特殊结构的填料单元布置形式能够增加携带热量流体的湍动程度和停留时间,最大程度的利用热量并与吸附材料充分接触,达到提高脱附再生效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6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