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7170.5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潘大庆;章子锋;张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宇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71/02;C08L3/04;C08K5/06;C08J5/18;A61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牟峰 |
地址: | 10130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透 聚氨酯 透明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聚氨酯颗粒与混合溶剂混合,通过混合溶剂中二甲基甲酰胺溶解聚氨酯;再与亲水性物质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使聚氨酯中含有亲水基团;最后进行干燥,由于混合溶剂中的烷基醇与聚氨酯不相容,在干燥时析出形成孔隙,达到透湿的目的;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在使用时,聚氨酯中的亲水基团(‑OH)与伤口渗液中含有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利用水分子的吸附‑扩散‑吸附实现透湿,采用微孔透湿和亲水透湿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聚氨酯透明膜的通透性,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Winter等人的研究表明伤口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伤口愈合,改善愈合质量,尤其对于穿刺部位的保护和伤口护理,需要及时用敷料来覆盖及保护伤口。敷料的作用是在创面周围创造一个合适的创面愈合环境,潮湿的环境和合适的透氧能力,以保证上皮细胞的再生畅通无阻,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重构,并能阻隔外界细菌,防止创面污染。
传统敷料如棉垫、纱布等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质地柔软,吸收性强,有一定的伤口保护作用,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类敷料。但其局限性同样也非常明显,如没有保湿作用,敷料渗透时易引发外源性感染,肉芽组织易长入纱布网眼中导致粘连结痂等,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对合成敷料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聚氨酯作为皮肤代用品的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容易、贮存简单、成本低廉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有许多报道医用聚氨酯防水透明敷料的生产及应用。这种敷料超薄、高弹性、透明、防水防菌、不粘伤口、低致敏、粘性适中。但是作为敷料,不仅要有无毒防菌性,黏附性等,透湿性是关键,从而能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等待创面上皮化或过渡到重建永久性皮肤保障。若敷料的透湿性差,容易造成渗出液积累,诱发感染。
正常人体皮肤的水蒸气透过率为240~1800g/m2/24h,因此聚氨酯敷料的透湿性越高,越不易引起水汽聚集,这对于伤口护理以及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至关重要。市场上的聚氨酯敷料有很多,如国内代表性产品友宁无菌医用聚氨酯贴膜,嘉兴美森医用无菌透明敷料以及医鼎无菌敷贴等。这类敷料虽有一定的防水透湿功能,但是其透湿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敷料的要求,黏附于体表造成皮肤表面发白,使患者感到不舒适。国外代表性聚氨酯敷料产品如舒士3000自粘性薄膜敷料及施乐辉IV3000透明敷料,这类敷料虽然具有较高的透湿性,但是其主要在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通过调控硬链段和软链段的比例,引入亲水性基团达到提高透湿性的目的,工艺过程复杂,可控性差,对于工厂的实施可行性不高。因此,如何在保证聚氨酯透明膜高通透性的前提下简化工艺流程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透明膜具备高通透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氨酯颗粒与混合溶剂混合,得到聚氨酯溶液;所述混合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和烷基醇;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聚氨酯溶液与亲水性物质混合,进行化学反应,得到改性聚氨酯溶液;所述亲水性物质为聚乙二醇和醋酸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改性聚氨酯溶液干燥,得到高通透性聚氨酯透明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烷基醇包括C1~C5烷基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二甲基甲酰胺与烷基醇的质量比为1:(0.25~1)。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温度为60~85℃,混合的时间为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宇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宇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7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