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7453.X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湖;徐伟强;范慧慧;傅晓靖;陈跃军;朱朋灿;陈建明;郭建林;孙丽慧;李倩;高令梅;施伟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马 规模化 育苗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放置培育池循环系统,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培育池进水端与蓄水池相连,养殖池出水端与净化池相连,净化池通过水泵与蓄水池相连,培育池、净化池和蓄水池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S2:先对培育池进行清池与消毒处理,加入进行消毒的药品,包括高锰酸钾、食盐和/或二氧化氯;
S3:将人工孵化出的鱼苗开始具有游泳能力时放入培育池中,进行水质培育养殖水环境调控,加入控制水温和增氧的恒温设备及供氧设备;
S4:分池蓄养,继续用清水将有鱼粘液的水全部或部分换掉,避免粘液在分池过程中败坏水质;
S5:蓄养管理,通过工作人员加入药物进行消毒,通过排污装置每天进行排污,同时继续控温和增氧;
S6:催产前观察,按月检查马口鱼的性腺发育状况,并用挖卵器穿刺亲鱼腹部,挖取出性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
S7:催产,采用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催产;
S8:孵化,进行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定期维护过滤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积污组件(1)和培育池(9),所述积污组件(1)的放置于养殖池的内底面,所述积污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排污组件(2),所述排污组件(2)的一侧连通有排污管道(201),所述排污管道(201)的一端连通有虹吸管(3),所述虹吸管(3)上设置有单向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2)包括排污箱(6)和排污管道(7),所述排污箱(6)的内部设有涡轮风扇(8)和海绵筛网(5),两组所述海绵筛网(5)安装在涡轮风扇(8)的外侧的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9)的内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过滤筛网(10),所述过滤筛网(10)放置于养殖池的内部且可调节与水面平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污组件(1)包括挡板(101),所述挡板(101)呈倾斜设置,两组所述挡板(101)的中间设有排污口(202),所述虹吸管(3)贯穿排污管道(7)延伸至排污口(20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9)的外侧分别设有循环泵(11)和蓄水池(12),所述培育池(9)的内部连通有第一输水管(13),所述第一输水管(13)上设有电磁阀(15),所述第一输水管(13)的一端与循环泵(1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循环泵(11)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14)与蓄水池(12)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9)的内底部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压缩弹簧(16),且若干个所述压缩弹簧(16)的上断案均安装过滤棒(1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棒(17)包括第一管体(18)和套装在第一管体(18)内部的第二管体(19),所述第二管体(19)内部设置有陶瓷滤芯(2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网(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螺杆(22),所述升降螺杆(22)的一侧设有可调节的人工摇把(2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口鱼的早繁及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网(10)远离安装架(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块(25),所述培育池(9)的内壁设置有与滑动块(25)配合的滑轨(24),所述滑动块(25)滑动连接在滑轨(24)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74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