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8110.5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商靖;陈善敏;邓敏;江宏燕;陈世春;王晓庆;盛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A01N63/38;A01N63/22;A01N63/25;A01N63/20;A01P21/00;A01P7/04;C12R1/885;C12R1/08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培养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其配方包括:玉米粉、蜜糖、豆粕和氯化盐,余量为水。用该培养基培养活菌数达到2.85×1013CFU/mL,效解决了传统发酵过程中存在的生物量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便于相关产品加工,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种植,我国也将茶业作为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发展。然而,茶园经过多年种植后,由于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腐解物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导致出现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品质下降、病虫害加重的现象,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常采用农用化学品维持产量,虽然带来了短期内产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化学污染、土地退化和抗病虫的传播等问题日益突出。
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定殖于植物根际,可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即生物固氮)或溶解土壤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素(即生物溶磷)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刺激植物生长以增强其吸收矿物营养和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菌。利用优良促生菌株研制的“环境友好型”接种剂还可改良土质,增进土壤肥力,维持土壤健康,增强植物抗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肥料。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微生物肥料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主要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目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主要是酵母粉、蛋白胨、牛肉膏等价格昂贵的材料,在大量培养生产的情况下,培养基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大,不利于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因此在生产制备菌体过程中,亟需一种提升发酵物中功能菌数量、低成本、效果好的培养基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原料价格昂贵,获得的发酵液中菌体密度含量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高密度液体发酵培养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包括:5-15g/L玉米粉、5-15g/L蜜糖、15-25g/L豆粕和0.5-1.5g/L氯化盐;
优选的,混菌发酵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优选的,包括:10g/L玉米粉、10g/L蜜糖、20g/L豆粕和1g/L氯化盐;
优选的,所述氯化盐为KCl或NaCl;
一种混菌发酵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活化的T.asperellum TC01按0.25-1%接种量,接种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混菌发酵培养基中,在pH值为6.8-7.5,培养温度为28-30℃条件下,培养12-16h后,按0.25-1%%接种量接种活化的P.taichungensis 80533,培养2-6h后,分别按0.25-1%%接种量接种B.cepacia 932855和B.cereus 932875,培养55-65h;
一种混菌发酵培养方法,将种子液接种于本发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温度28-30℃,接种量2-3%,pH 7.0-7.2,转速180r/min。
所述接种量均是以混菌发酵培养基为基础;
上述菌株接种浓度均为1×108CFU/mL。
优选的,所述T.asperellum TC01培养时间为16h;
优选的,所述P.taichungensis 80533培养时间为4h;
优选的,所述接种量为0.5%;
优选的,所述pH值为7.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8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