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8854.7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熊维建;张太君;张玲;黎颖;骆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17/04;A61P13/12;A61K35/618;A61K35/64;A61K3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一加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8 | 代理人: | 邓波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患者 皮肤 瘙痒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的西药存在副作用,而现有的外治药的疗效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药材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百合、生地、知母、荆芥、威灵仙、羌活、香薷、花椒、蜂房、白术、细辛、滑石、甘草、夜交藤、肉桂、桃仁、牡蛎。本发明具有针对性强、止痒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全球范围约有37%至46%的血液透析患者有中度以上的瘙痒症。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率高、治愈难、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可自行缓解,以额部、项背部和前臂手掌部为典型的发生部位,多数伴有皮肤继发性损害。常伴有睡眠质量下降及情绪异常。
目前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西药有:加巴喷丁、纳曲酮、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等。外治法有:皮肤润滑剂、鱼油、橄榄油、紫外线B、辣椒辣素等。上述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症状,但外治法治疗效果欠佳,而口服西药又会出现头昏、嗜睡甚者戒断症状。
从上述针对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可以看出,口服西药会出现副作用,而外治法药效有待提高,而且容易复发。而从目前的中医理论来看,中医药治疗此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论治,为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另一途径。
因此,为了克服目前西药和外治药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开发疗效好的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的西药存在副作用,而现有的外治药的疗效不佳。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药材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百合、生地、知母、荆芥、威灵仙、羌活、香薷、花椒、蜂房、白术、细辛、滑石、甘草、夜交藤、肉桂、桃仁、牡蛎。
皮肤瘙痒可归属于中医学的“风瘙痒”“痒风”“隐疹”等范畴。《内经》“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敬,又夹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则为痒也。”认为瘙痒是体虚卫表不固,风邪乘虚入腠理,与血气相博于皮肤所致。
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属中医“肾劳”“虚劳”“关格”“溺毒”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肺脾肾亏虚,湿浊瘀毒内蕴,脏腑亏虚所致肌肤失养、气化不利、湿热浊毒雍滞是加重皮肤瘙痒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病机理,主要为血虚风燥,肺脾肾亏虚,湿浊瘀毒内蕴,治疗以“祛风止痒”、“清心润肺”、“健脾化湿”等为主。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百合甘寒,归肺心经,润肺清心安神,《本草拾遗》:“清痰火,补虚损”;生地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知母性苦寒,滋阴降火;荆芥性温,主寒热、祛风解表;威灵仙性辛温,祛风通络止痛;羌活散寒止痛;香薷解表、化湿、温中;花椒散寒湿、温中止痛;蜂房杀虫、祛风、燥湿;白术补脾固表、燥湿利水;细辛温肺散寒、祛风止痛;滑石清热收敛;甘草润肺补脾、缓急止痛;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祛风;肉桂散寒、温通经脉;桃仁破蓄血、通润止痛;牡蛎软坚散结、收敛固摄。
君臣佐使原理如下:
君:百合、生地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肺主皮毛,百合归心肺,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生地归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以百合、生地为君,滋阴养血润燥祛风。
臣:知母、羌活、白术、香薷、滑石、荆芥、威灵仙、牡蛎、桃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8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