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几种烷烃类物质作为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3763.2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3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华;胡瑞瑞;于金萍;孙淑琴;刘宝生;谷希树;祖国浩;吴海朝;伏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P19/00;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0 | 代理人: | 邹晓艳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烃 物质 作为 昆虫 病原 线虫 引诱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烷烃类物质作为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新应用,所述烷烃类物质是二十一烷、二十七烷或者二十八烷。还公开了含有这几种烷烃类物质的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诱芯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化学物质的筛选,发现右旋香芹酮和部分烷烃类物质对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可以作为引诱剂引诱昆虫病原线虫用于其寄主昆虫的防治中,帮助昆虫病原线虫找到寄主昆虫提高寄生率,从而提高EPN生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昆虫病原线虫化学引诱,具体涉及烷烃类物质作为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EPN)是指一类专性寄生昆虫的致病性线虫,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共生菌是昆虫致命的寄生物,可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适用于防治土栖害虫、隐蔽性强的害虫。常见的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其具有主动搜寻寄主昆虫的能力,且在自然环境中可循环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已成功应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蛴螬、玉米根虫、韭蛆、小地老虎、桃小食心虫、草地贪夜蛾等多种农林害虫。其中,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在土壤中分布广泛,且能够主动寻找寄主昆虫,能够侵染多种昆虫。
线虫具备高度发达的化学感受系统,头部感受器主要用来感受温度、化学物质等刺激。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寄主昆虫和宿主植物之间的化学通讯机制备受关注。Li等(2019)报道表明宿主植物韭菜根系释放的化学信号能够长距离吸引EPN到达根部,而寄主昆虫韭蛆释放的化学信号作为短距离信号吸引EPN,使EPN定位、识别和侵入寄主昆虫。2019年Zhang等报道感染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的玉米根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尸体释放的挥发物丁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对健康的玉米根叶甲幼虫具有吸引作用,揭示了EPN通过化学通讯机制调控寄主害虫的行为反应,进而增强其扩繁和侵染。因此,深入研究昆虫病原线虫-寄主昆虫-宿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筛选对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引诱活性的物质,可远、近距离吸引昆虫病原线虫至寄主昆虫,可提高EPN的侵染率和防控效能。线虫行为引诱剂的研究多集中于植物寄生线虫,而鲜见有关于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报道。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是全球农业重大迁飞性害虫,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 Herrich-Schaeffer。该昆虫食性杂,尤其嗜好禾本科作物,且迁飞能力极强。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现已扩散至全国二十多个省,并且有继续向北迁飞的趋势。面对草地贪夜蛾快速入侵和严重危害,迫切需要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防治措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有报道表明采集的草地贪夜蛾预蛹和蛹中有9.3%是被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寄生的,该线虫对草地贪夜蛾预蛹和蛹的总致死率达46.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实验中发现几种烷烃类物质对于小卷蛾斯氏线虫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基于此,本发明要求保护如下技术方案:
烷烃类物质作为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新应用,所述烷烃类物质是二十一烷或者二十七烷或者二十八烷。
所述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属昆虫病原线虫,优选为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烷烃类物质的使用浓度是10-140mg/mL,优选10-130mg/mL或者11-130mg/mL或者12-120mg/mL。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烷烃类物质采用正己烷或者二氯甲烷稀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含烷烃类物质,所述烷烃类物质是二十一烷、二十七烷或者二十八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3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式五倍增距吊移装置
- 下一篇: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荧光分析仪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