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4979.0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幸发;关永莹;郭彬荣;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赵崇智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质 微型 抗滑桩 组合 加固 结构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包括地面和抗滑桩。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筒内腔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滑技术领域。该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通过将抗滑桩进行单独设置,能够通过安装框和转动柱等机构与安装筒进行对接,此项设置能够在发生滑坡时,工作人员可单独将抗滑桩取走使地面平整没有障碍物,从而方便了后续对滑坡土壤的挖掘和治理,不会造成机械与抗滑桩之间磕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场地狭窄地段边坡支护中,常用小孔径抗滑桩,又称微型抗滑桩,桩体主要由灌注水泥浆与加劲材料组成,根据受力需求加劲材料可为钢筋、钢管、型钢等,但是这种抗滑桩在使用时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发生滑坡时,大量的泥土会将抗滑桩覆盖,如果工作人员动用机械来对泥土进行清理,那么这些抗滑桩就会妨碍施工,可能会使的机械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及实施方法,解决了现有抗滑桩结构单一,在发生滑坡后会影响土壤挖掘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包括地面和抗滑桩,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筒内腔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安装框的一端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槽的一侧,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腔的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抗滑桩位于安装框的内侧,所述抗滑桩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口,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抗滑桩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柱相配合使用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抗滑桩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口相连通的转动槽,所述抗滑桩的顶端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端延伸至转动槽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两侧且位于转动槽的内部均开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腔的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口相配合使用的第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回收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回收槽内腔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位于抗滑桩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盖。
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抗滑桩放置在安装框的内部,然后下压将第二限位块压回活动槽的内部,活动槽同时会将第一限位块顶回缓冲槽的内部,此时安装框由于没有了限位,抗滑桩可以压住安装框插入安装筒的内部,然后旋转抗滑桩让螺纹柱和螺纹槽螺纹对接并缓慢下降,直至第一限位块在第一弹簧的推力下顶入限位口内部,这时抗滑桩已经被固定住并进行使用,当发生滑坡后,工作人员为了方便进行修护,可用手抓住转盖并带动转动柱旋转,当第三限位块旋转至限位口的位置时通过第二弹簧将第一限位块从限位口的内部顶出,这时工作人员再将抗滑桩往上拉动,等到安装框两侧的活动槽被第一限位块卡住时停止,然后旋转抗滑桩让螺纹柱和螺纹槽分离,随后将抗滑桩取走,方便对滑落的泥土进行挖掘,同时安装框能够防止泥土进入安装筒的内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4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