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9386.3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7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谷万强;孙鹏飞;文龙;李雅松;薛立明;常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华星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下 工具 | ||
本发明适用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包括打捞机构、支撑机构、打捞升降机构、展开驱动机构和总控制机构,通过设置的总控制机构可分别调节控制打捞升降机构和展开驱动机构运作,展开驱动机构可控制支撑机构对装置进行展开固定,打捞升降机构控制打捞机构的升降作业,打捞机构可便于对油井内散落的工具进行打捞,支撑机构可根据油井外部的环境展开相应的角度以及长度进行支撑,保证了该装置在使用上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后续的打捞作业效率,同时可进行收纳,便于使用,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可便于稳固安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油田井又叫石油井,是为了开采石油,按油田开发规划的布井系统所钻的孔眼,石油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通道,其实石油和天然气埋藏在地下几十米到至几千米的油气层中,要把它开采出来,需要在地面和地下油气层之间建立一条油气通道,而为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凡是为了从地下获得油气而钻的井,统称为石油井。
单一地质构造因素控制下的、同一产油气面积内的油气藏总和。一个油气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油气藏,在同一面积内主要为油藏的称油田,主要为气藏的称气田,而在油田开采打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工具掉落至井中需要对其进行打捞避免影响后续的油田开采工作。
众所周知,在油田井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工具以及辅助物品,并且工作人员所用到的工具或其它辅助物品很容易出现掉落到油田井下,无法用手取到。但现有的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并不能快速准确的将掉落的工具或物品打捞起来,同时现有的井下工具需要通过人工辅助移动打捞设备进行钻头的搜索打捞,打捞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并且油井周边位置较为复杂,打捞工具设备无法稳固安装,在打捞的过程容易侧翻,发生危险,适用性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由上可见,现有的油田用井下工具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旨在解决现有的油田用井下工具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打捞机构,所述连接板活动安装于顶部固定座上,所述顶部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板与顶部固定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打捞升降机构,且所述顶部固定座与支撑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展开驱动机构,所述顶部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打捞升降机构和展开驱动机构运作的总控制机构,所述总控制机构通过第二连接箱固定安装于顶部固定座上,所述总控制机构包括第四齿轮、双轴电机、电机固定板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箱的内部,所述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气缸的活塞杆,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于电机固定板上,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连接于电机固定板上,气缸可推动电机固定板上的双轴电机进行上升移动,从而实现对各机构的调节控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捞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打捞板、第二连杆和升降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捞板,所述打捞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筛孔,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升降板上,升降板上升,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关系下,实现多个打捞板的靠近,从而可便于对油井内散落的工具进行打捞,且打捞板上设置的若干个筛孔可实现对液体的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华星化工厂,未经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胜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华星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