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标签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1596.6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胡江伟;刘静;刘敬贤;师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静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B65G15/30;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恒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1 | 代理人: | 伯朝矩 |
地址: | 27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仓储 物流 管理 标签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标签设备,解决了现有电子标签识别设备不具有移动性能,在调节电子标签识别设备的位置时,需要人工搬运,进而造成劳动力投入大,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现象,进而会影响识别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标签识别设备本体,底座的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均通过传送辊连接,两个传送辊之间通过位于标签识别设备本体一侧的输送带连接,其中一个传送辊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本设计实现标签识别设备本体的灵活移动,进而可以避免人工推动标签识别设备本体移动,有效的节省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标签识别设备本体的移动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标签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是采用先进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发而成的物流辅助作业系统,通常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心货物分拣环节,同时需要使用配套电子标签识别设备对其进行识别,目前,电子标签识别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放置在桌面或台面上,传送带对货物进行传送,通过电子标签识别设备对其进行识别。
现有电子标签识别设备不具有移动性能,在调节电子标签识别设备的位置时,需要人工搬运,进而造成劳动力投入大,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现象,进而会影响识别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标签设备,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电子标签识别设备不具有移动性能,在调节电子标签识别设备的位置时,需要人工搬运,进而造成劳动力投入大,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现象,进而会影响识别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标签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标签识别设备本体,底座的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均通过传送辊连接,两个传送辊之间通过位于标签识别设备本体一侧的输送带连接,其中一个传送辊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底座的内底端开设有容纳槽一,底座的底端对称设有容纳槽二,容纳槽二设有四个,容纳槽二的内部均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下方均设有衔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衔接板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阻尼杆连接,阻尼杆的外部套设有与第一连接板和衔接板连接的弹簧,衔接板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贯穿口,第一连接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于贯穿口内部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设有U形座,U形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轮,容纳槽一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与容纳槽二相连通的滑槽,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杆,四个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容纳槽一的内部设有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升降机构,容纳槽二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底座上开设有位于容纳槽一上方的容纳槽三,容纳槽三的顶端开设有容纳槽四,容纳槽三的内部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换向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套环、拉杆、连接杆、第三连接板、第一转动轴、第二移动轮和传动件,四个支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套环,套环的一侧均设有贯穿于滑槽内部的拉杆,拉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容纳槽一的内部,相邻两个拉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对称安装有第二移动轮,第一转动轴与传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内螺纹筒、升降杆、螺纹块、齿轮一和驱动器,容纳槽一的内顶端安装有内螺纹筒,内螺纹筒的外部套设有齿轮一,内螺纹筒的内部穿插有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设有与内螺纹筒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块,齿轮一与驱动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开口,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双轴电机、旋转筒和齿轮二,容纳槽一的内壁顶端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安装于内螺纹筒的一侧,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连接有旋转筒,旋转筒贯穿开口的内部,且旋转筒的外壁套设有与齿轮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静,未经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镍化学镀铜液
- 下一篇:基于行为过程、位置及环境特征的数据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