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1977.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磊;周琴恩;李俊;郑京连;陈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7/14;C08K5/098;C08J5/04;C08J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高抗冲 辐照 交联 发泡 增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40‑80份;玻璃纤维:10‑40份;相容剂:1‑20份;弹性体:5‑35份;抗氧剂:0.1‑3份;柠檬酸纳:0.2‑10份;碳酸钠:0.5‑10份;交联剂:0.5‑5份。材料整体收缩率和翘曲度大幅下降,弹性体和气孔结构的存在明显改善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时的应力传递,提高了材料的韧性。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极大改善了传统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收缩率不均,翘曲明显,韧性不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作为五大塑料之一,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优异的耐溶剂性、疏水性、较好的耐热性等。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低温冲击差、收缩率大、翘曲、力学性能较差等。通过对聚丙烯进行玻璃纤维填充增强,赋予了聚丙烯更高的机械性能,使其具备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在智能电表领域,普遍使用PC+GF10%材料作为电表外壳的原料。PC+GF10%材料有着优异的低收缩率、和高抗冲、高光泽度性能,但存在耐候性差、耐溶剂开裂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电表在某些户外、高湿环境下的应用。
公开号CN113652029A(申请号为CN202110969752.9)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发泡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聚丙烯树脂中共混少量低熔点的聚酰胺树脂,并与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纳米氧化物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微发泡聚丙烯组合物的力学性能,使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在-30℃条件下悬梁臂缺口冲击强度≥7.7kJ/m2。
公开号为CN114106459A(申请号为CN202111391207.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40~55份、聚丙烯50~70份、聚乙烯10~20份、增韧剂5~10份、发泡剂1~5份、滑石粉10~20份和偶联剂1~5份。本发明提供的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既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又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适用于制备汽车内饰。
上述专利主要研究如何提升应用于汽车领域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在一些其他应用领域,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替换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较高,较低收缩率的微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通过对传统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出一款应用于智能电表领域的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为智能电表领域提供另一种材料选择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可应用于智能电表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丙烯 40-80份;
玻璃纤维 10-40份;
相容剂 1-20份;
弹性体 5-35份;
抗氧剂 0.1-3份;
柠檬酸纳 0.2-10份;
碳酸钠 0.5-10份;
交联剂 0.5-5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低收缩高抗冲辐照交联微发泡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丙烯 40-80份;
玻璃纤维 10-40份;
相容剂 1-10份;
弹性体 5-30份;
抗氧剂 0.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铁加工用钢渣压饼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厚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