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2797.8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城吉;樊煜;鲁春辉;李世昌;张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C02F1/42;B01D24/46;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高效 系统 | ||
1.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基于河道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滤河床(10)、深层回灌井(21)及反冲洗池(31);所述反滤河床(10)底部设有粗料层(12),粗料层(12)上方设有细料层(11),内部埋设穿孔暗管(13),底部设有河床浅井(14);所述穿孔暗管(13)两端通过暗管(16)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深层回灌井(21)连通;所述穿孔暗管(13)外管壁包裹一层尼龙过滤膜(15),尼龙过滤膜(15)内填充吸附能力强的物质;所述反冲洗池(31)通过回补出水管道(321)与深层回灌井(21)连通,通过反冲洗出水管道(331)与暗管(16)连通;所述回补出水管道(321)设有止水阀门(322);所述反冲洗出水管道(331)与暗管(16)连通处设有二通阀(3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料层(11)包裹整个河道剖面,其底部厚度为0.8 m–1.0 m,岸坡坡比不低于原有坡比的15%,填料介质由河沙和煤渣混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料层(12)的层厚为1.0 m–2.0 m,填料介质由粗砂、碎石和煤渣混合组成,渗透系数高于细料层(11)渗透系数1-2个数量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16)为穿孔暗管(13)离开反滤河床后的非穿孔延伸部分,其坡降为1% - 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回灌井(21)延伸至第一隔水层(22)以下,并在第一隔水层(22)以下部分设有贴砾过滤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高效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池(31)内部设有若干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棒(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27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