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系统的鉴权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3770.0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米晓超;赵欣;邹仕洪;焦建成;唐会刚;张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心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0 | 分类号: | G06F21/10;G06F21/46;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系统的鉴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操作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调用处于活跃状态的第一系统基于预设的加密方式处理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得到第一数据;然后,从授权分区中获取第二数据;校验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是否一致,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得到正确授权的鉴权结果,并在调用第二系统时共享该鉴权结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系统中实施鉴权操作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得到正确授权的鉴权结果,并在调用第二系统时共享该鉴权结果,既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中多个系统进行统一鉴权,还可以调用第一系统的图形显示服务友好处理鉴权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操作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系统的鉴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操作系统厂商来说,有一种商业模式是对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授权,收取授权费用。
随着业务场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基于Linux容器技术的多域多系统的移动电子设备等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移动电子设备上主要划分了两类容器域系统,包括:用于处理办公等具有较高安全性要求的业务的安全域系统,用于处理无较高安全性要求的通信、娱乐等需求的生活域系统。对于厂商来说,针对多域多系统的电子设备仅要求用户购买一次系统授权服务即可获得各个系统的授权。而对于需要授权的电子设备等产品,在使用时一般需通过鉴权流程来确认该产品是否得到正确授权。通常鉴权是长期持续性过程,电子设备每次启动后都要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用户才能正常使用电子设备。
目前,通用的鉴权策略是在系统级容器支撑平台BaseOS添加鉴权流程,在鉴权成功后再启动容器创建服务,以创建容器域系统。若系统未正确授权,则需在该阶段开启图形显示服务以进行授权失败的提示,然而,这与BaseOS只需关注容器的创建、销毁能力相矛盾。如果BaseOS提供图形显示服务仅为了鉴权,对系统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旨在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系统的鉴权方法,该方法包括:
调用处于活跃状态的第一系统根据预设的加密方式处理电子设备的身份数据,得到第一数据;从授权分区中获取第二数据;校验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是否一致,以确定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是否得到正确授权的鉴权结果,并在调用第二系统时共享鉴权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用处于活跃状态的第一系统,包括:
在电子设备中创建第一系统,并设置第一系统为安全域;在电子设备中创建至少一个第二系统,并设置第二系统为非安全域,其中,安全域与非安全域相互隔离;分别设置第一系统处于活跃状态,以及该至少一个第二系统处于非活跃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用处于活跃状态的第一系统,包括:
创建至少两个第二系统,每一第二系统为安全域或者非安全域;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在至少两个第二系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系统,并将符合条件的系统确定为第一系统;分别设置第一系统为活跃状态,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系统中除第一系统之外的所有系统为非活跃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预设的加密方式处理电子设备的身份数据,得到第一数据,包括:
将预设的标识作为身份数据进行加签处理,并据预设的密钥对加签处理结果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一数据。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电子设备的过程包括:
创建授权分区,并对授权分区执行以下任一项配置操作:
配置授权分区对安全域可见,以及对非安全域不可见;配置授权分区对电子设备的任一域可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心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元心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3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