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土壤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5000.X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戚瀚月;陈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80;C09K101/00;C09K107/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土壤 改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田土壤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土壤调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矿渣粉10‑20%、泥炭10‑15%、秸秆生物碳5‑10%、腐殖酸钾1‑5%、碱性石灰1‑3%、复合保水剂3‑5%、活化微生物菌剂0.5‑3.5%、余量为凹凸棒土,按重量100%计。本发明以高炉矿渣为原料,辅以复合保水剂、微生物菌剂等,减少石灰石的使用,使用方便,施用量小,可持续有效的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提升酶活性和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大大降低农户的施用成本,促进作物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升种植效率,在增产增效的同时,实现对于农田土壤的高效改良,一举两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土壤调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土壤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业种植产业发展迅猛。农作物粮食需求量大,因此需施用大量肥料以促进其生长,而过量施肥会引发一系列的土壤环境问题。研究表明,过量施肥及养分施用比例不协调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生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主要因素,这些土壤的障碍因子是限制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来提高土壤生产力成为当前蔬菜种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土壤酸化是指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土壤中的H+和Al3+数量增加,导致土壤pH下降的现象,是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大部分酸性土壤pH≤5.5。土壤酸化不仅会降低肥料的有效性,还会提高土壤中Al3+和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施用土壤调理剂是修复土壤退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当前,酸性障碍土壤的改良主要是施用传统土壤调理剂生石灰。
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是:若生石灰施入不均匀可能直接接触到植物芽孢,影响出苗率或不能出苗,若直接与植物根系接触,会造成烧苗和烂根;生石灰溶解度小,在土壤剖面上的移动性很慢,大量或长期施用生石灰会引起土壤板结,同时还会引起土壤钙、钾、镁等元素失调导致作物减产;过量施用生石灰会降低土壤水分的绝对含量,导致植物缺水,也就是通常被认为的石灰“烧苗”的现象;生石灰在混入土壤初期,会使土壤pH指标迅速升高,破坏土壤的生物学性状。
目前的市售土壤调理剂,往往存在着作用效果不稳定,调节效果不理想,且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土壤调理剂的实际应用。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的土壤调理剂,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同时,调节土壤生物学性状,提升土壤生态活性,促进土壤的可持续和循环利用,是目前土壤调理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土壤调理剂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酸性土壤调理剂,提升土壤pH、土壤团聚体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田土壤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矿渣粉10-20%、泥炭10-15%、秸秆生物碳5-10%、腐殖酸钾1-5%、碱性石灰1-3%、复合保水剂3-5%、活化微生物菌剂0.5-3.5%、余量为凹凸棒土,按重量100%计。
优选的,所述矿渣粉的制备方法为:将高炉矿渣粉放入马弗炉中于800-1000℃下进行煅烧1-2h,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物料加入硅酸钠水溶液进行湿法球磨,控制出料粒度小于500目,再将其真空烘干,得到矿渣粉。
更优选的,硅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50%;物料和硅酸钠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0g:100ml。
优选的,所述秸秆生物炭是由植物秸秆进行厌氧热解炭化得到。
优选的,所述碱性石灰为白云石、生石灰或熟石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