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蒺藜皂苷D抗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6628.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安明;杨雪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5 | 分类号: | G01N33/15;G01N33/48;G01N30/02;G01N30/06;G01N30/30;G01N30/32;G01N30/3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菅士腾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蒺藜 皂苷 纤维化 作用 机制 研究 方法 | ||
1.一种蒺藜皂苷D抗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UHPLC-MS技术检测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及TED干预后的血浆代谢物,通过代谢组学的处理方法鉴定得到生物标志物,然后再采用网络药理学对所述生物标志物与肺纤维化对应的靶点进行关联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动物分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TED低剂量组、TED中剂量组和TED高剂量组;
(2)样本收集:通过眼眶取血获得步骤(1)中各分组小鼠全血,离心取上清得血浆;
(3)药效学评价: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所述血浆中TNF-α、Hyp、IL-1β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
(4)代谢组学分析:对所述血浆进行前处理后,采用UHPLC-MS分析获得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原始数据,之后再使用Masslynx4.1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5)统计分析:经步骤(4)预处理后获得的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和TED高剂量组的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后,根据各组的聚类和分离情况得到代谢物,将所述代谢物导入人类代谢组数据库获得潜在生物标志物;
(6)建立网络图:将所述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应的靶点与疾病靶点交互,得到交互靶点,通过交互靶点建立生物标志物-靶点-疾病网络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除空白组外,第一天每组小鼠均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构建小鼠动物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定量检测时,血浆样品在450nm处测量吸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血浆样本前处理具体为:血浆中加入甲醇去除蛋白,并用初始流动相复溶,然后采用UHPL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预处理时保留所有代谢物的峰面积数据,单组空值不多于50%或所有组中空值不多于50%的峰面积,以筛选内源性代谢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根据各组的聚类和分离情况,将可变重要性值1,p0.05,FC值1或FC<1的代谢物进一步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建立所述生物标志物-靶点-疾病-信号通路网络图具体的为:将所述生物标志物和疾病靶点交叉得到直接靶点,依次输入STRING数据库,搜索生物标志物得分大于0.95的间接靶点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物标志物-靶点-疾病网络图。
9.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蒺藜皂苷D在抗肺纤维化中的应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在抗肺纤维化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66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灰石粉碎筛分一体机
- 下一篇:个人手持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