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保温板系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670.5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张军涛;曾祥;李宗耀;路希鑫;杨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E04B1/80;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预制 保温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保温板系统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施工图纸建模软件进行外墙模型准备,运用BIM技术对保温板模型进行配模,保温板加工、非标保温板剪裁,分类存放运输至现场后通过模型数据现场指导吊装及安装。通过BIM技术对一体化保温板进行排版模拟施工,将数据提供给厂家做到工厂全预制与六面包覆,不仅避免在现场进行裁切作业造成材料浪费及扬尘污染,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保温板系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外保温系统由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和饰面层组成。目前现场一体化保温板施工时,运至现场的都是固定模数的标准板。厂家给施工现场配备切割工具,现场排版配模后即在现场进行切割拼凑。现场切割保温板存在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且切割出来保温板周边未进行包覆,保温板周边有毛刺,降低保温板装配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制保温板系统施工方法,通过BIM技术对一体化保温板进行排版模拟施工,同时将数据提供厂家做到工厂全预制与六面包覆,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且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BIM技术的预制保温板系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施工图纸建模软件进行外墙模型准备;
步骤2)、运用BIM技术对一体化保温板进行配模;
步骤3)、将模型数据进行深化;
步骤4)、根据深化的数据进行标准保温板加工,非标准保温板裁切;
步骤5)、对不同规格的保温板进行编号、分类堆放与输运;
步骤6)、持模型数据根据保温板的编号指导现场吊装及安装。
其中: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和防护构造层,所述防护构造层燃烧性能不低于A2级,厚度不小于50mm;所述保温板芯材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
所述步骤1)中外墙模型准备具体为:注意施工图纸上的承重主体结构、非承重围护结构、柱和梁的尺寸、材质及位置连接关系。
所述步骤2)具体步骤为:
①通过BIM技术对承重主体结构、非承重围护结构、柱和梁进行建模;
②建模完成后通过BIM技术在承重主体结构、非承重围护结构、柱和梁上进行保温板排版;
③排版完成后得到最终保温板模型、排版和技术参数数据。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模型数据提供给加工工厂;
②根据模型配的保温板统计其不同规格的数量;
③调整不同的配模方式对需要的不同规格数量的保温板进行统计;
④对比保温板规格数量选择最优的配模方式。
所述非标准的保温板出厂前进行六面包覆。
所述保温板侧面喷涂水泥基聚合物砂浆。
所述保温板的板面内外侧设置抗裂砂浆且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
所述主体层间结构的端部涂抹保温砂浆。
所述步骤6)中保温板安装时主体层间结构设置现浇混凝土挑板至保温板的防护构造层五分之四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浴槽油液消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海上能源的能量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