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芯片IO复用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892.7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曹靖;李世平;李明;黄银和;郝明;雷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形式化 验证 芯片 io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芯片IO复用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芯片规定定义,提炼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S2、根据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自动形成IO描述文件;S3、开启形式验证,同时导入芯片文件和IO描述文件到验证工具;S4、启动形式化验证,输出验证结果;S5、分析结果,判断是否为设计BUG。优点,本发明验证方法,相比传统的Uvm验证,基于形式化验证的IO复用验证技术使用简单,步骤简洁,大幅降低了工作量;该方法无需芯片系统级仿真运行,因而运行时间短,大幅提升了验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芯片IO复用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验证是现代化芯片研制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使命是确保设计功能符合设计预期,没有故障。通常在一个芯片研制项目中,芯片验证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可占到70%。
主流的传统验证方法主要是以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和SystemVerilog为代表的验证方法学,通常采用随机约束+定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电路仿真中自动产生激励,驱动电路运行,完成验证功能。
目前形式化验证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要思想是基于对芯片设计抽象出的数学表述和模型,根据设计规约对设计功能进行属性描述,并自动进行数学分析和证明。
而传统验证方法的缺点是1、UVM验证仿真时间长;2、工作量大,完备性难以保证。由于UVM验证需要驱动芯片仿真运行,而现代芯片规模急剧扩增,目前大型的服务器级CPU芯片已可达百亿门规模,在一定的仿真计算资源条件下,随着芯片规模的提升,其系统级仿真运行的时间大幅提升。由于UVM传统方式验证,需要对每一个功能项搭建验证场景,提供验证激励,分析输出结果并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现在芯片规模急剧提升,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越发复杂化,所需验证的功能项也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所需的人力成本极高,且很容易出现场景上、激励上或者结果分析上的缺失导致功能验证完备性不够。
对于大规模复杂芯片,往往存在IO管脚上的多功能复用,可通过寄存器的不同配置,灵活的使IO管脚实现不同的接口功能。对于该复用技术的验证,如果采用传统的UVM验证方法,则需要搭建验证环境,针对每个管脚的每个功能,进行相关配置,提供IO管脚上或者芯片内部的不同激励,在芯片内部或者IO管脚进行观测,对结果进行判断,首先大规模芯片运行时间较长,SoC芯片仅仅CPU核的boot启动就有相当长的时间消耗,其次工作量极大,对于典型的mcu芯片,如果有40个管脚,平均每个管脚有5个功能复用,则该验证过程需要编写200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芯片IO复用验证方法,可大幅提升该类验证的效率。该形式化验证方法无需芯片的仿真运行,只需编译后,调用形式化验证工具(常见的如VC Formal或者Japer Gold),并结合提供的IO复用的关系表格,即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和验证,最终输出结果,首先能大幅提供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消耗,其次将测试的完备型来源浓缩到根据芯片spec,编写IO复用关系文件上,降低了出现完备性下降的风险。
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芯片IO复用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芯片规定定义,提炼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
S2、根据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自动形成IO描述文件;
S3、开启形式验证,同时导入芯片文件和IO描述文件到验证工具;
S4、启动形式化验证,输出验证结果;
S5、分析结果,判断是否为设计BUG。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S1中,根据芯片设计文档,撰写一份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芯片IO复用关系文件包括类型和信号名,类型为输入项input、输出型output或输入输出兼备inout;信号名包括功能复用项的信号名和每项复用后的信号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往复式垂直度磨床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齿增速式离心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