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9427.7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孝;杨海涛;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孝 |
主分类号: | G01C15/08 | 分类号: | G01C15/08;F16H4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德信中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2 | 代理人: | 尉金洪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标杆 位置 进行 微调 测绘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微调驱动盘、微调传动盘和微调滑座,微调驱动盘对应的驱动轴与微调传动盘对应的传动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轴于限位连杆铰接,限位连杆又与微调滑座栓接固定,使得传动轴旋转摆动时带动微调滑座沿弧线直径方向滑动。本发明通过在传动轴侧面设置限位连杆和摆轴,同时利用铰接于摆轴表面的连接缸带动微调滑座,通过旋转摆动传动轴和摆轴,使摆轴在自身所画弧线对应位点的投影位置来确定微调滑座的位点,实现了对标杆微调的效果;通过设置定位齿和定位栓,能够在微调至一个位点时对标杆和摆轴进行固定,避免自身结构出现松动导致的误差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
背景技术
在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除了使用水准仪、水平仪等设备外,还会在使用上述设备后在观测位置放置测绘标杆,以标记测绘位点;而在标杆放置的时候,则会反向以水准仪、水平仪等设备为基准来标定位置;由于标定位置和观测过程中,现有标杆在调节位置时通常是通过人工直接移动标杆位置来进行调节,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需要对标杆进行反复地微调操作,而微调操作同样还是通过人工搬运移动的方式,从而使得误差始终存在,且需要繁琐的调节步骤,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微调精准度,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解决现有的人工手动搬运标杆调节位置误差大、工作步骤繁琐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能够对标杆的位置进行微调的测绘标杆支座,包括支撑座、微调驱动盘、微调传动盘和微调滑座,所述支撑座为中空盒体结构,微调驱动盘下表面焊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与支撑座旋转卡接;所述微调传动盘为齿盘结构,其下表面焊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与支撑座旋转轴接;所述微调滑座与支撑座滑动卡合;
所述传动轴一侧面焊接有限位连杆,其中限位连杆为伸缩杆结构,包括固定段和输出段,且输出段焊接有摆轴;所述摆轴与微调滑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缸,其中连接缸为伸缩式气压缸结构,其一端与摆轴铰接,另一端与微调滑座栓接固定;所述驱动轴周侧面焊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微调传动盘啮合;其中驱动轴利用齿轮啮合结构带动传动轴旋转摆动时,输出段带动摆轴在支撑座上表面画弧,同时摆轴利用连接缸带动微调滑座的投影方向平移滑动,平移滑动的距离即为微调滑座的微调距离;由于连接缸与微调滑座焊接固定,因此在微调过程中,微调滑座和连接缸均仅平移滑动;
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开设有限宽滑槽、连通滑槽和限位滑槽,其中限宽滑槽与连通滑槽长度相同,限位滑槽为弧形槽口结构;所述微调滑座表面焊接有滑轴,滑轴通过限宽滑槽延伸至支撑座内部,且滑轴周侧面旋转轴接有限位齿轮;所述限宽滑槽内侧面开设有若干齿槽,且限位齿轮与限宽滑槽的齿槽啮合;一方面利用限位齿轮与限宽滑槽构成齿轮齿杆啮合结构,使微调滑座带动标杆滑动时保持稳定,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微调滑座与限宽滑槽之间的润滑度;所述限位连杆的固定段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齿,定位齿延伸至限位滑槽内部;所述限位滑槽内侧面滑动嵌套有若干定位栓,且定位齿设置于相邻两定位栓之间;所述定位栓与限位滑槽内侧面之间焊接有连接弹簧,且在实际运行中,当定位齿在限位连杆摆动下滑动至相邻两定位栓之间时,若停止摆动,定位齿能够固定锁定于该处,便于标杆的固定于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齿与限位连杆的固定段之间焊接有限位轴,限位轴周侧面旋转套接有滑套,滑套与限位滑槽滚动配合,增强限位轴与限位滑槽之间的润滑度,便于摆轴沿限位滑槽画弧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内部开设有传动腔,且驱动轴下端延伸至传动腔内部,并与传动腔底表面旋转轴接;所述传动腔内表面栓接固定有传动气筒和两个驱动气筒,两驱动气筒分别设置于传动气筒相对两端,且与传动气筒之间通过管道焊接连通;所述驱动气筒内部嵌套有驱动塞杆,其中驱动塞杆为“U”形杆结构,其一端与驱动气筒构成活塞结构,另一端一侧面焊接有驱动柱,并设置于驱动气筒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孝,未经刘继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9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