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0646.7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F16H4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彦伟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断开 机构 差速器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及车辆,该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差速器壳体设有第一连接孔;差速器齿圈转动套设于差速器壳体,差速器齿圈设有第二连接孔;压环滑动套设于差速器壳体,驱动组件能驱动压环沿差速器齿圈的轴向滑动于差速器壳体,压环能推动锁定销滑动而使锁定销具有断开位置和锁定位置,当锁定销位于断开位置时,锁定销穿设第二连接孔;当锁定销位于锁定位置时,锁定销依次穿设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一弹性件套设于锁定销,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差速器齿圈和锁定销。该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成本低,并且能方便且快速的切换差速器齿圈和差速器壳体的锁定和断开,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逐步进入汽车的主流市场,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中采用电机提供动力,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当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辅驱电机应用在电动减速器中,永磁同步电机、减速器、差速器和车轮依次传动连接,在整车不需要辅驱输出时,车轮会带动电机的转子轴转动,导致整车的传动效率降低,拖曳扭矩增大,整车能耗也随之升高。因此,在电动减速器设计中,需要增加断开机构来实现断开辅驱电机与车轮之间的传动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增加有断开机构的电动减速器总成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电磁铁驱动配合狗牙式结合齿再加上电机调速来实现断开功能,该类型断开机构还需要位置传感器,控制复杂,成本高,同时布置上占用轴向空间大。另一种为传统的同步器式断开机构,布置在减速器的输入轴或中间轴上,并不能完全断开所有传动部件,断开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增加有断开机构的电动减速器总成控制复杂,成本高,同时布置上占用轴向空间大,而且并不能完全断开所有传动部件,断开不彻底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包括:
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设有第一连接孔;
差速器齿圈,所述差速器齿圈转动套设于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齿圈设有第二连接孔;
驱动组件、压环和锁定销,所述压环滑动套设于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压环沿所述差速器齿圈的轴向滑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压环与所述锁定销抵接,所述压环能推动所述锁定销滑动而使所述锁定销具有断开位置和锁定位置,当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当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依次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锁定销,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差速器齿圈和所述锁定销。
作为上述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沿所述差速器齿圈的轴向,所述压环与所述差速器齿圈抵接。
作为上述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螺杆、过渡件和固定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过渡件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于车身,所述压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过渡件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均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两个所述支板分别位于所述压环的两端。
作为上述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压环和其一所述支板。
作为上述集成断开机构的差速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环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相对所述第二抵接面靠近所述差速器壳体,当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当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码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