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孔塞、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0962.4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上埜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B29C35/02;B29C33/1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强;龚敏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孔 轮胎 硫化 模具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了夹胶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排气功能的通风孔塞、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为此,通风孔塞(2)具备:在内部具有排气通路的筒状的壳体(3)、插入于壳体(3)的阀杆(4)、以及对阀杆(4)朝向模腔侧施力以使得排气通路开放的弹簧。壳体(3)具有:环状的顶面(31)、从顶面(31)朝向模腔相反侧直径变小的锥形面(32)、以及从锥形面(32)朝向模腔相反侧沿着壳体(3)的轴向(AD)延伸的圆筒面(33)。在锥形面(32)与圆筒面(33)的棱线(RL)设置有突起(3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轮胎硫化模具的成型面的排气孔的通风孔塞、安装有该通风孔塞的轮胎硫化模具、以及使用了该轮胎硫化模具的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轮胎硫化模具中,在对轮胎的外表面进行成型的成型面设置有许多排气孔。由此,在硫化成型时轮胎的外表面与成型面之间的空气被排出,能抑制被称为缺胶的凹陷损伤的发生。在排气孔,为了防止被称为溢料的橡胶突起的形成,有时安装通风孔塞。作为通风孔塞,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弹簧通风孔塞。
图11所示的通风孔塞92是具备在内部具有排气通路91的筒状的壳体93、插入于壳体93的阀杆94、以及对阀杆94施力的弹簧95的弹簧通风孔塞。通风孔塞92通过弹簧95对阀杆94朝向模腔侧施力而成为打开状态(参照图11),通过轮胎的外表面压下该阀杆94而成为关闭状态。因此,通过与轮胎接触而从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当轮胎离开时通过弹簧95的动作而从关闭状态恢复为打开状态。
但是,在发生了夹胶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会妨碍通风孔塞92向打开状态的恢复。夹胶是在阀杆94完全被压下之前从侧方(图11中为左侧)流过来的未硫化橡胶R侵入排气通路91中并缠绕于弹簧95的现象。在发生了夹胶的通风孔塞92中,由于弹簧95的动作被未硫化橡胶R妨碍,因此成为阀杆94固着于壳体93的状态。由此,若通风孔塞92的排气功能丧失,则容易在已硫化轮胎的外表面发生缺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3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了夹胶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排气功能的通风孔塞、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通风孔塞是安装于在轮胎硫化模具的成型面开口的排气孔的通风孔塞,其具备:
筒状的壳体,在内部具有排气通路;阀杆,插入于所述壳体而成为将所述排气通路开闭的阀体;以及施力构件,对所述阀杆朝向模腔侧施力以使得所述排气通路开放,
所述壳体具有:面向模腔的环状的顶面、从所述顶面朝向模腔相反侧直径变小的锥形面、以及从所述锥形面朝向模腔相反侧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圆筒面,
在所述锥形面与所述圆筒面的棱线、所述圆筒面、或在关闭状态下与所述棱线或者所述圆筒面对置的所述阀杆的侧面部位,设置有突起。
本发明的另一通风孔塞是安装于在轮胎硫化模具的成型面开口的排气孔的通风孔塞,其具备:
筒状的壳体,在内部具有排气通路;阀杆,插入于所述壳体而成为将所述排气通路开闭的阀体;以及施力构件,对所述阀杆朝向模腔侧施力以使得所述排气通路开放,
所述壳体具有:面向模腔的环状的顶面、从所述顶面朝向模腔相反侧直径变小的锥形面、以及从所述锥形面朝向模腔相反侧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圆筒面,
在所述锥形面、或在关闭状态下与所述锥形面对置的所述阀杆的侧面部位,设置有突起,
形成有从所述锥形面与所述圆筒面的棱线朝向模腔相反侧延伸的狭缝。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具备:与设置于模腔的轮胎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成型面、以及安装于在所述成型面开口的所述排气孔的上述通风孔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