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61126.8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银象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4B9/04;B24B55/06;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12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生产 配件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涉及到焊接装置领域,包括焊接管,所述焊接管呈圆管状结构,焊接管呈对称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焊接管共同安装在调节机构上,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板、伸缩单元、伸缩槽、上移动槽,本发明实现了对于焊缝的高强度焊接,具体的,减少了杂质对焊接时造成的影响,在焊接时,焊接管端部的打磨块伸入焊缝中,焊接的过程中打磨块转动对焊缝内壁进行打磨,打磨后进行焊接,避免了杂质存留在焊接面降低焊接强度的现象,本装置尤其适用于宽度较大的焊缝焊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内部桨叶等结构由于使用强度的要求往往都是焊接固定的方式,但是现有的焊接往往都是普通焊接,焊接前需要清理焊缝位置的沙砾、金属碎屑等杂质,存在不便清理干净的弊端,导致了杂质会留存在待焊接层表面和焊接层接触的位置,使得焊接结构强度降低。因此,发明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生产用配件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管,所述焊接管呈圆管状结构,焊接管呈对称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焊接管共同安装在调节机构上,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板、伸缩单元、伸缩槽、上移动槽,所述伸缩槽设置于固定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移动槽设置于固定基板的上表面,上移动槽的下端连通伸缩槽的上端,所述焊接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主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滑动设置于伸缩槽中,所述第一管道滑动设置于上移动槽中,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在第二管道的上端,焊接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连接盘,所述上连接盘与第二管道之间对接,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主管道同时连通在两组第一管道的上方,所述伸缩单元的一端固定焊接在伸缩槽的内壁,另一端固定焊接在第二管道的侧面,所述伸缩单元水平布置;
所述焊接管上设置有打磨除尘组件,打磨除尘组件包括打磨块、打磨层、外环体、内环体,所述打磨块活动贴合在焊接管的外圈处,打磨块设置有多组,多组打磨块呈圆形阵列状分布,所述打磨层固定安装在打磨块的外圈处,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均设置于打磨块的上方,外环体套设在内环体的外圈,内环体套设在焊接管的外圈,所述内环体与焊接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内环体的下端外圈处一体设置有内限位环,所述外环体的下端外圈处一体设置有外限位环,所述外限位环与内限位环之间形成环形移动槽,所述打磨块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滑动设置于环形移动槽中,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上限位圆板,所述上限位圆板同时活动贴合在外限位环和内限位环的上表面。
本发明实现了对于焊缝的高强度焊接,具体的,减少了杂质对焊接时造成的影响,在焊接时,焊接管端部的打磨块伸入焊缝中,焊接的过程中打磨块转动对焊缝内壁进行打磨,打磨后进行焊接,避免了杂质存留在焊接面降低焊接强度的现象,本装置尤其适用于宽度较大的焊缝焊接使用。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上方共同设置有上封板,所述上封板上设置有连接管头,所述连接管头的下端连通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所述连接管头的上端连通设置有供风管,所述上限位圆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圈固定焊接有风板,所述连接管头的下端朝向风板的上方,所述外环体上设置有多组内外贯穿的风槽。
其中,供风管远离连接管头的一端连接在外部的供风装置上,供风装置可为气泵等装置,风力输送到风板周围而推动风板绕焊接管一周转动,风板通过支撑杆带动上限位圆板、移动杆和打磨块绕焊接管一周转动,使得打磨块高速在焊接管的外部转动而打磨焊缝的两侧内壁。
优选的,多组打磨块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焊接在打磨块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焊接在打磨块的另一侧面,相邻两组打磨块之间对应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贴合,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螺钉共同固定在焊接管的外圈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银象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银象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