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及动态开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5629.2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吴正宇;朱要亮;蒋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晟集团城建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B60B33/00;F16M9/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隧道 岩爆段 装置 动态 开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推杆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推杆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侧壁设置有齿,所述齿与所述齿条齿和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表面开设有让位口,所述让位口用以所述转动转动,所述转筒的侧壁设置有吸能按钮。本发明避免了吸能按钮持续裸露在外界导致损坏,从而提高了吸能按钮的使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爆段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及动态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岩爆是地下工程中开挖后围岩块石以突然、猛烈的形式向开挖空间弹射、抛掷和喷出的动力破坏现象,岩爆的奇异力学特点体现在其具有局部性、突发性、隐蔽性、滞后性、无前兆性、高初速度和高冲击动能,常常能造成地下工程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近年来,我国高埋深隧道数量逐渐增多,随着埋深的增加,地应力明显增大,加剧了深埋隧道工程岩爆的破坏性和发生频率。多次岩爆灾害发生以后,岩爆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制约深埋隧道工程安全建设的瓶颈问题。
岩爆作为世界性的地下工程难题之一,特别是中等及强烈岩爆段,国内外在岩爆预测和防治措施方面,均无创新性的有效方法,对于岩爆的处理仍以被动防护为主。
进一步优化隧道岩爆段的装配工艺和施工方法,无疑对结构设计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岩爆处理方式均为被动防护,无法合理的收集岩爆所产生的能量,并且现有的岩爆储能装置防护性较差,当岩爆剧烈时容易对储能装置造成损坏,再者储能装置上的吸能按钮持续裸露在外界,容易损坏吸能按钮,从而降低吸能按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岩爆储能装置防护性,且储能装置上的吸能按钮持续裸露在外界,容易损坏吸能按钮,从而降低吸能按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及动态开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地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岩爆段的储能装置,
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推杆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推杆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位于所述推杆的上下两侧,所述转筒的侧壁设置有齿,所述齿与所述齿条齿和连接,所述推杆沿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转筒转动,所述第二箱体的表面开设有让位口,所述让位口用以所述转动转动,所述转筒的侧壁设置有吸能按钮,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储电机构,岩爆段飞溅的岩石会撞击所述吸能按钮,所述吸能按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机构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架、第一弹簧,所述支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架左右分开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箱体的表面通过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左右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左右所述支架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支杆连接,当所述防护箱收到挤压时,所述防护箱带动所述支杆与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杆上滑动。
可选的,所述支杆设置为若干组,所述支杆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设置,相邻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若干组所述支杆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转筒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转筒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晟集团城建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闽晟集团城建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5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