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强度混凝土、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及边坡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7954.2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京卫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B3/1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正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8 | 代理人: | 李卫 |
地址: | 5103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混凝土 壤性边坡 生态 护坡 结构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面,坡面上间隔插设多组捆绑的竹束,竹束由两块相对的竹片捆绑而成,且竹束的插设角度与坡面角度一致;坡面地下25cm‑45cm深的位置铺设竹鞭网,坡面上喷射混凝土层。本发明中利用鲜活竹鞭网提高边坡强度,同时利用竹鞭的攀附的生长特性,不断加固边坡,最后达到彻底恢复生态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壤性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对坡面进行开挖,打入多组捆绑的竹束,铺设预先绑扎的竹鞭网,然后进行回填,并压实坡面;在压实后的坡面上间隔设置多个遮挡块,最后在坡面上均匀喷射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取走遮挡块等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修复的低强度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修复的低强度混凝土、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及边坡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开挖大量的边坡,边坡的开发使得原有植被覆盖层被严重破坏,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生态恢复研究使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按地层岩性分类,边坡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又叫壤性边坡,包括纯土质边坡和沙壤质边坡。
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的核心是将混凝土和植物种子混合成喷射基材,将混合物喷射至边坡上,利用混凝土和边坡之间的粘结作用,保证边坡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绿色植物对边坡的生态进行恢复。行业共识下,修复边坡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越好,强度越高一方面能够为边坡提供更高的强度,同时耐久性更好,目前边坡修复工艺中,为了保证边坡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候性,水泥掺量一般为8%~15%,为了达到更高的强度,水泥掺量甚至达到18%,水泥掺量的加大虽然能够提高护坡强度,但同时也阻碍了边坡的原生植被的生长,混凝土强度高于某一限值时,普通植被是无法破土而出的;目前行业中普遍认为边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0.5MPa,同时边坡混凝土一般的喷射厚度不应小于3厘米。
但是,这类边坡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1)针对壤性边坡施工难度大,壤性边坡的抗剪切性能差,为了追求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需要喷射大量植被混凝土,由于坡度的存在,使得壤性边坡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在施工时以及施工后短期内存在滑坡风险。
(2)喷射混凝土后,边坡的结构强度主要由混凝土提供,尽管植被混凝土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生态修复,修复后的边坡上能够生长部分植被,但生态修复的程度具有明显的上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达不到生态彻底恢复的目的。
(3)另外,边坡的强度长久依赖于喷射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层被破坏以后,需要再次进行修复。
(4)现有的边坡混凝土成分复杂,并且水泥的比重大,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性能突出的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植被混凝土护坡结构存在的生态修复程度具有明显上限、不能彻底恢复生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包括坡面,所述坡面上间隔插设多组捆绑的竹束,所述竹束由两块相对的竹片捆绑而成,且所述竹束的插设角度与所述坡面角度一致;所述坡面地下25cm-45cm深的位置铺设竹鞭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提供的壤性边坡生态护坡结构,通过与坡面成一定角度插设的竹束,以及竹鞭网,保证了坡体的整体抗压能力和抗剪切性能,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京卫,未经李京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7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