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及光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9227.X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贺佳怡;曹智翔;赵同同;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H02S4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国旭东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降温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包括若干平行设置于屋顶上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翼板(2),每个所述的翼板(2)均通过蜗轮蜗杆副(3)与设置在屋顶上的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蜗轮蜗杆副(3)转动并带动翼板(2)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副(3)包括蜗轮本体(31)、蜗杆本体(32)、蜗轮传动轴(33)和蜗杆传动轴(34),所述蜗轮本体(31)与所述蜗杆本体(3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蜗轮传动轴(33)穿设于所述蜗轮本体(31)的中心,所述蜗杆传动轴(34)穿设于所述蜗杆本体(32)的中心,所述蜗轮本体(31)的中轴线与所述蜗杆本体(32)的中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蜗轮传动轴(33)的中轴线与所述蜗杆传动轴(34)的中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蜗杆传动轴(34)与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蜗轮传动轴(33)一端与设置在支架1上的轴承底座(35)相连、另一端与翼板(2)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屋顶两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经蜗杆传动轴(34)与第二立柱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对称设置于屋顶两侧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通过横梁相连,所述轴承底座(35)竖直设置在横梁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2)与蜗轮传动轴(33)的夹角为45°到80°,所述翼板(2)为梯形结构,且翼板(2)长边端与屋顶的垂直距离小于翼板(2)短边端与屋顶的垂直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2)采用PC耐力板制成,且多个所述翼板(2)等间距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传动轴(33)的旋转角度为-90°~90°。
8.一种光伏系统,包括等间隔设置在建筑屋顶(6)上的多组光伏组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所述光伏组件降温除灰装置设置在建筑屋顶(6)上,且位于光伏组件(5)的前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建筑屋顶(6)前端的导风装置(7),所述导风装置(7)包括与所述建筑屋顶(6)的头端相连的支撑机构(71),所述支撑机构还(71)与建筑侧壁上端相连,所述支撑机构(71)上活动连接有弧形导风板(72),所述弧形导风板(72)能够在支撑机构(71)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建筑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1)包括设置在建筑侧壁顶端的安装座(711),所述安装座(711)上沿竖向开设有滑槽(712),所述滑槽(712)内设置有滑块(713),所述滑块(713)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14),所述支撑杆(714)还与所述弧形导风板(72)连接,弧形导风板(72)的上端经转轴(715)转动连接安装座(711)的顶端,所述滑块(713)沿滑槽(712)滑动以带动弧形导风板(72)向远离或靠近建筑侧壁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92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