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0094.8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民;秦宁;杨晓东;王磊;刘运显;尚新民;孟宪霞;王常波;冯玉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2 | 分类号: | G01V1/32;G01V1/36;G01V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多次 联合 成像 方法 | ||
1.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逆时偏移原理对震源子波进行正向波场外推得到速度场上、下、左、右边界的波场信息;
步骤2,将正演的上边界波场与地震记录进行均衡扩展伪多道匹配并求取匹配因子;
步骤3,将匹配因子作用于正演的左、右、下边界波场得到匹配后的边界波场;
步骤4,将地震记录和匹配后的边界波场作为逆时偏移反向外推的输入数据,并进行反向波场外推;
步骤5,基于F-K变换对震源和检波外推波场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
步骤6,应用波场分离成像条件进行成像得到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之前,准备震源子波、速度场及检波器采集的地震记录,所述地震记录同时包括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基于逆时偏移原理对震源子波进行正向波场外推得到速度场上、下、左、右边界的波场信息,分别记为DS(s,rT,t),DS(s,rB,t),DS(s,rR,t),DS(s,rL,t),其中,DS表示震源端正演边界波场,参数s表示震源坐标,rT、rB、rR、rL分别表示上、下、左、右边界坐标,t表示记录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由于检波器通常位于地表,因此将上边界波场作为检波器位置处的正演波场,若检波器位于地下某一深度,深度不可忽略时,则应该选取对应深度处的正演波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求取均衡扩展伪多道匹配因子所对应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其中DORI(s,r,t)是采集的地震记录;DS(s,rT,t)是正演的上边界波场,是正演上边界波场DS(s,rT,t)的Hilbert变换道;和分别是和DS(s,rT,t)的导数道;N为空间均衡所需匹配的道数,fi,j(t)代表匹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匹配因子作用于正演的左、右、下边界波场得到匹配后的边界波场:
其中,DB(s,rB,t)、DL(s,rL,t)和DR(s,rR,t)分别为匹配后的下、左和右边界波场,用于模拟反向外推时所对应的下、左和右边界输入数据,而采集地震记录则作为上边界输入数据DT(s,rT,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采用缺失边界补偿方法,将地震记录和匹配后的边界波场同时作为逆时偏移反向外推的数据输入,进行反向波场外推,实现保真逆时重构,避免非物理波路径的产生,进而避免偏移假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00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