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蒸汽灭菌器和蒸汽连通灭菌装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1030.X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娟;祝天宇;许澍;孙恒群;夏航;杨红艳;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电伟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5/06;A61L2/07;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肖应国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蒸汽 灭菌 连通 装载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蒸汽灭菌器和蒸汽连通灭菌装载车,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第一刚性箱体,第一刚性箱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待灭菌物体的容纳腔;第二刚性箱体,套设于第一刚性箱体外,第一刚性箱体和第二刚性箱体之间存在间隙;多孔介质膜,设于间隙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层保温体和绝热层,可极大的削减热损失,从而提高灭菌效率和干燥效率,此外,由于设置了热风通道,在降低热流失的基础上增加热空气循环,可使得干燥更为均匀和稳定,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灭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蒸汽灭菌器和一种蒸汽连通灭菌装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杀菌消毒流程,如果灭菌不彻底,会造成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情况,后果非常严重。现有技术中,在对医疗设备杀菌时,主要是将医疗设备被棉布或其他多孔材料包裹后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中,通过湿热的方式进行灭菌,然而,在对一些超大超重灭菌负载包或是设置在中心区域的负载包进行干燥时,会出现干燥不彻底,即出现湿包,位于湿包内的灭菌器械无法使用,需要重新灭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蒸汽灭菌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连通灭菌装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设于外壳体内,内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待灭菌物体的容纳腔;第一保温体,设于内壳体外;第二保温体,设于第一保温体外;绝热层,设于第一保温体和第二保温体之间;热风通道,热风通道的一端伸入容纳腔,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向外引出;其中,内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过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主要包括内外嵌套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第一保温体、第二保温体和绝热层,由于本申请设置了两层保温体,同时在两个保温体之间设置了绝热层,可在第一保温体、第二保温体以及绝热层的共同作用下,极大的削减热损失,从而提高灭菌效率和干燥效率。具体地,在进行干燥时,位于容纳腔内的待灭菌物体的干燥热如果向外散发,则需要穿过第一保温体、第二保温体和绝热层后散发到空气中,而本申请通过设置了两层保温体以及绝热层,同时还设置有向内排入热空气的热风通道,热空气可通过内壳体上的过风口形成热风循环,使得饱和蒸汽压力能够更好地穿透被灭菌物品,在降低热流失的基础上增加热空气循环,可使得干燥更为均匀和稳定,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灭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温体设置在靠内的位置,第二保温体设置在靠外的位置,且第一保温体与内壳体之间不接触,第二保温体和外壳体之间不接触。
其中,绝热层可以为中空的结构,内部填充有空气,或其他比热容较大的材质,还可以直接将空气填充到第一保温体和第二保温体之间。
需要补充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刚性结构,可使得在将待灭菌物体放置在最内侧的容纳腔时,保证待灭菌物体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在进行消毒时,整体流程为先对整个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抽真空,再向压力蒸汽灭菌器输送蒸汽,蒸汽在压力蒸汽灭菌器内进行内循环,此时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可减少因湿度过大,在内部滋生细菌的可能性。
此外,热风通道主要用于将外部空气直接输送至容纳腔内,在内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过风口,由于设置过风口的侧壁是相对的,故而空气流动可形成循环,从而提高干燥的均匀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内壳体中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过风口,与相对的另一个侧壁上的多个过风口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电伟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林电伟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1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