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于细曲霉的内酯类化合物在抗人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1083.1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7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敏;林燕喃;陈筱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P35/00;C12P17/06;C12R1/6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于 曲霉 内酯 化合物 乳腺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细曲霉的内酯类化合物在抗人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其结构式为:。通过发酵培养细曲霉Aspergillus gracilis IBPT‑8,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经实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制备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用于人乳腺癌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于细曲霉的内酯类化合物在抗人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癌症作为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步攀升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据2018年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结果显示:全球癌症病例患者新增至少1810万,另有约960万患者因癌症死亡。其中全球新增乳腺癌诊断病例约210万(11.6%)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由于其复发率高、治愈率低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过去的几十年中,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由于乳腺癌的异质性、多样性、易转移性,再加上在治疗过程中肿瘤逐渐趋于对现有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常规治疗后转移率与复发率依旧偏高。因此为彻底治疗乳腺癌,不断寻求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新的有效药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从大自然界中开发药物是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物的重要来源,多年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在治疗肿瘤时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大量的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或其衍生化产物。近年研究表明,一些海洋真菌也能够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结构新颖、活性好的抗乳腺癌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产业化前景。
细曲霉Aspergillus gracilis IBPT-8 (已于2017年5月9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 武汉 武汉大学,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7247) 的发酵产物的粗提取物有很好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遂对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所示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人乳腺癌活性,目前尚未见该化合物的结构报道,也未见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的报道,因此市场上也尚未见有与此相关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源于细曲霉的内酯类化合物及制备抗人乳腺癌药物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抗人乳腺癌活性。其结构式为:
。
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发酵培养细曲霉,获取发酵物,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出该化合物。具体步骤如下:
(1)发酵生产
培养微生物的常规方法,取细曲霉接种到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28℃培养箱中培养2至3天,然后接种到SWS培养液中,28℃静止培养30天后,获得菌丝体和发酵液20升;所述培养液组成:每升水含淀粉10.0 g、蛋白胨1.0 g、NaCl 20.0 g。
(2)浸膏的获得
将细曲霉发酵培养液 (约20 L),经由纱布过滤后分为菌丝体和发酵液两部分。发酵液部分按体积比1:2加入乙酸乙酯,经两次萃取,将所得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近干,收取发酵液乙酸乙酯浸膏。菌丝体则用含70%-80%丙酮的水溶液超声破壁3次,除去残渣将清液合并后经减压浓缩去除丙酮,按体积比为1:2加入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减压浓缩至近干得菌丝体浸膏。将发酵液乙酸乙酯浸膏和菌丝体浸膏两部分合并后得到提取物浸膏共5.2 g。
(3)化合物的分离精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1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