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2349.4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涂文玲;谭号;王玉君;陈宇卓;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4;C12M1/12;C12M1/22;C12M1/34;C12M1/36;C12M1/38;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生物学 细胞培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包括细胞培养箱,所述细胞培养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不锈钢水箱,所述不锈钢水箱的顶部中央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侧内壁开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固定设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设有挤压板,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设有培养皿。本发明通过循环泵将不锈钢水箱内加热好的水通过第一循环孔与第二循环孔输入到培养皿底部的夹层内,通过夹层内设有的导流板形成循环系统,通过夹层内的水流能够给予培养皿内的培养液以及细胞快速地加热至36℃,加热温度均匀,有利于细胞快速分裂,培养细胞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但是现有的细胞培养器使用过程中需要给予生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将生物细胞置入培养液中,而生物细胞的最佳繁殖温度位于30-36℃,现有的培养装置给予培养皿中的培养液以及细胞不仅加热速度慢,且培养液中具有温差,加热效果差,从而降低了生物学细胞的培养效率,现有的细胞培养中理想的空气为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但是现有的培养装置中添加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是由液氧以及液态的二氧化碳气化形成,但是液氧以及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低,在气化后仍是低温气体,低温的气体输入至细胞的成长环境后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繁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式生物学细胞培养器,包括细胞培养箱,所述细胞培养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不锈钢水箱,所述不锈钢水箱的顶部中央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侧内壁开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固定设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固定设有挤压板,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设有培养皿,所述定位槽远离定位孔的一侧内壁开有第一循环孔,所述培养皿底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壁设有等距离分布呈“弓”形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夹层的侧壁开有两个第二循环孔,所述不锈钢水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加热板,所述细胞培养箱的两侧外壁分别开有排气口与进气口,所述细胞培养箱的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设有气体搅拌罐与气体加热罐,所述气体搅拌罐的顶部一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罐的底部一端连通,所述气体搅拌罐的侧壁分别连通有氧气进气管与二氧化碳进气管,所述氧气进气管与二氧化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气动阀,所述气体加热罐的顶部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气口的内壁连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循环孔的一端外壁开有密封槽,两个所述第二循环孔的内壁设有密封环,所述第二循环孔的内壁轮廓与第一循环孔的外壁轮廓相适配,便于第一循环孔与第二循环孔进行密封对接。
优选的,所述气体搅拌罐的底部中央位置开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壁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叶片。
优选的,所述细胞培养箱的底部外壁通过支架固定设有竖直向上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转轴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叶片旋转搅拌气体搅拌罐内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医学院,未经成都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2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