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耐压试验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2455.2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红;周俊强;黎旭;沈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陈卓宏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耐压 试验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应用于耐压试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一个目标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处于远端的耐压测试仪针对所述目标工件所反馈的待检测数据;
将所述待检测数据与预设的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生成所述目标工件的耐压测试结果;
将所述待检测数据封装至所述耐压测试结果;
将所述耐压测试结果上传至制造执行系统的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处于远端的耐压测试仪针对所述目标工件所反馈的待检测数据,包括:
响应于用户发起的测试配置操作,生成与所述测试配置操作相对应的启动测试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测试指令用于启动所述耐压测试仪执行耐压测试操作;
通过与所述耐压测试仪之间的远端通信链路,将所述启动测试指令发送给所述耐压测试仪;
在预设的等待时间后,通过所述远端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耐压测试仪针对所述目标工件所反馈的待检测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检测数据与预设的数值范围进行比对,生成所述目标工件的耐压测试结果,包括:
比对所述待检测数据与预设的数值范围;
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数值范围外,则生成检测不合格的耐压测试结果;
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数值范围内,则生成检测合格的耐压测试结果;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待检测数据封装至所述耐压测试结果,包括:
将所述待检测数据封装至所述检测不合格的耐压测试结果或所述检测合格的耐压测试结果,并将所述目标工件的条码号信息与封装后的所述耐压测试结果进行绑定,得到绑定后的耐压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条码号信息用于描述目标工件的条码号;
相应地,将所述耐压测试结果上传至制造执行系统的服务器,包括:
发送所述绑定后的耐压测试结果至所述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数据包括漏电流数值信息、输出交流高压的电压信息、输出交流高压的频率信息、输出交流高压的高压上升时间信息、输出交流高压的高压保持时间信息和电弧灵敏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数值范围内,则生成检测合格的耐压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工件的工件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工件的额定工件参量,并根据所述额定工件参量将预设的合格范围划分为第一数值范围、第二数值范围以及第三数值范围;
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第一数值范围内,则生成第一转移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指令用于使所述服务器驱动当前生产流水线,把所述目标工件转移到质量合格流水线;
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第二数值范围内,则生成第二转移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转移指令用于使所述服务器驱动当前生产流水线,把所述目标工件转移到质量良好流水线;
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第三数值范围内,则生成第三转移指令,其中,所述第三转移指令用于使所述服务器驱动当前生产流水线,把所述目标工件转移到质量优秀流水线;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耐压测试结果上传至制造执行系统的服务器,包括:
发送转移指令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转移指令为所述第一转移指令、所述第二转移指令和所述第三转移指令中的任一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检测数据在所述第三数值范围内,则生成质量优秀信息,并将所述质量优秀信息与封装后的所述耐压测试结果进行绑定,得到二次绑定后的耐压测试结果,其中,所述质量优秀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目标工件的待检测数据在所述第三数值范围内,满足指定的质量要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耐压测试结果上传至制造执行系统的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发送预设的放行工件指令至阻挡器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放行工件指令用于打开生产流水线的阻挡器,其中,所述阻挡器在执行所述接收处于远端的耐压测试仪针对所述目标工件所反馈的待检测数据的步骤时,处于关闭状态;
返回执行所述接收处于远端的耐压测试仪针对所述目标工件所反馈的待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24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