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6037.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尚凯锋;廖四清;曾令华;张肃;肖坤;卢耀汕;区永东;阚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32;F25D3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控制 方法 装置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并公开了应用上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装置、导热环、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导热环设于加热装置的上方,且套设于内锅的外侧,导热环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设有朝向内锅的出水口;水冷组件用于为水流通道提供水流;制冷组件用于为导热环提供冷量。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通过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然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同时运行,溶液进入内锅和导热环之间形成水膜,可以增强制冷组件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1.11.05”、申请号为“202111303359.2”、申请名称为“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案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很多烹饪器具都没有制冷功能。一方面,在烹饪完成后如果需要降温的,则需要将食物或饮品放进冰箱,而烹饪后的内锅温度较高,换其他盛装器具又比较麻烦,该场景下需要快速降温冷却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使用预约烹饪功能时,通常预约时间会长达12小时以上,在炎热的夏季,食物放在电饭煲或压力锅容易变质腐败,影响营养价值和口感,甚至不宜食用,该场景下需要冷藏保鲜功能。而具有制冷功能的烹饪器具,换热效果差,制冷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能够增强换热效果,提高制冷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装置、导热环、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内锅设于所述煲体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煲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内锅;所述导热环设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导热环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有朝向所述内锅的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用于为所述水流通道提供水流;所述制冷组件用于为所述导热环提供冷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加热装置停止运行;
获取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用于表征所述内锅的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启动;
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先让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一段时间,通过水冷的方式可以快速降低内锅温度,而不需要制冷组件长时间的降温,避免压缩机过负荷运转,提高制冷组件可靠性。然后,水冷组件和制冷组件同时运行,溶液进入内锅和导热环之间形成水膜,并且填充内锅和导热环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增强制冷组件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用于表征所述水冷组件的水温;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水冷组件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当所述水冷组件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启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且维持第一设定时间,控制所述制冷组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6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