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䌷丝纤维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7781.2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3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标;王洪昌;曹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11/12;D21B1/06;D21B1/02;D21H21/08;D21F11/00;D2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气 性能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丝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将丝纤维或丝纤维和其它天然纤维各自进行机械粉碎过不同规格的筛,得到两种不同规格的丝纤维或不同规格的丝纤维和其它天然纤维;将不同规格的两种纤维分别用碱进行碱处理;将所有碱浸泡后的纤维与分散剂分散在水中,利用纤维分散机使纤维分散均匀,然后将粘合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后与纤维混合,利用湿法抄造工艺制成纤维网,干燥定型即可。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不仅有效实现了生物质纤维纸张的制备,且该纸张具有高透气,优异的吸油性能和柔软亲肤性能,可应用于美肤美容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丝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生物质纤维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的面部会不同程度的出油,尤其是额头、鼻子和脸颊等,这主要是由于人面部的皮脂腺较多。适当的油脂分泌是保障皮肤健康的前提,油脂起到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以及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油脂分泌过剩则会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不比便利以及痤疮等皮肤问题。为了解决面部油脂分泌过剩所带来的问题,采用吸油纸吸附面部多余油脂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现有的吸油纸以结构单一,且成本较高,工艺复杂。
蚕丝纤维色泽较白,手感细腻、光滑、由于优异的性能,高昂的价格常用作高档纺织品的原料其手感柔软、色泽鲜艳、光泽柔和、外观华丽,并且有着独特的吸湿性、舒适性。蚕丝纤维的丝素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大多氨基酸是人体中所具备的,因此对人体皮肤具有独特的亲和力。蚕丝纤维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纺织、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受到关注。丝作为在生产蚕丝类产品的下脚料,仍然具备着蚕丝的各种优异性能,断然抛弃是非常可惜的,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若能将这些下脚料和废蚕丝利用起来,技能创造价值,也可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丝纤维纸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丝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丝纤维或丝纤维和其它天然纤维各自进行机械粉碎过不同规格的筛,得到两种不同规格的丝纤维或不同规格的丝纤维和其它天然纤维;
步骤2):将不同规格的两种纤维分别用碱进行碱处理;
步骤3):将所有碱浸泡后的纤维与分散剂分散在水中,利用纤维分散机使纤维分散均匀,然后将粘合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后与纤维混合,利用湿法抄造工艺制成纤维网,干燥定型之后得到一种具有高透气性能的丝纤维纸。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其它天然纤维为棉、木棉、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筛的目数为10-30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碱处理的条件为:丝纤维:在质量浓度为0.1-2%的NaOH溶液中,在50-99℃的水浴条件下煮练0.1-2h;其它天然纤维:在质量浓度为2-20%的NaOH溶液中,在50-99℃的水浴条件下煮练2-10h。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分散剂与所有纤维与的质量比为0-10:1,其中,分散剂的加入量不为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粘合剂为阳离子淀粉,粘合剂的加入量不超过纤维质量的10%。
优选地,所述纤维分散机的工艺条件为:水和纤维的浴比控制为300-500mL:1g,转速为1000-6000r/s,处理时间为1-3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纤维网的克重为100-250g/m2。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干燥定型具体为:在60-100℃的热板下加固1-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7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