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水固结地基处理的可冻结地下水循环供压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9621.1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水 固结 地基 处理 冻结 地下 水循环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排水固结地基处理的可冻结地下水循环供压利用方法,收集地基在排水固结处理时所产生的地下水并将地下水导入容器内,将所述容器置放在所述地基上并对所述地下水进行冻结处理,通过所述容器及所述容器内的所述地下水向所述地基施加压载。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地下水为地基处理提供固结压力,并可将容器中的地下水进行冻结处理,避免地下水乱流且保证容器易于搬动,可保证地基处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功能齐全、可操作性强、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排水固结地基处理的可冻结地下水循环供压利用方法,可将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时排出的地下水进行冻结处理并加以循环利用,为地基处理提供固结压力。
背景技术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呈跨越式增长,地基处理是各类基建项目尤其是工民建、铁路站房、轨交站点等房建工点经常遇到的施工环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速度日益增长。东部沿海地区软土普遍分布,在各类型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软土进行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特定情况下对地基土施加压力,排出地基土中的地下水,达到固结地基土、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效果。
在现有工程作业中,对于排出的地下水往往作为废水处理,通过引流等手段,将地下水排放至周边环境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且排水固结地基处理工期较长,排水地下水的量也较大,现有技术方案中,未考虑排出地下水的资源二次利用,严重浪费了施工场地的地下水资源。现有技术施工成本高。同时,由于排放地下水对周边环境的生态破坏严重,也给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排水固结地基处理的可冻结地下水循环供压利用方法,通过收集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时所产生的地下水并将其作为压载施加在地基上,而地基处理完成后的地下水可作为回灌水使用,从而实现地下水的循环供压及利用。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排水固结地基处理的可冻结地下水循环供压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地基在排水固结处理时所产生的地下水并将地下水导入容器内,将所述容器置放在所述地基上并对所述地下水进行冻结处理,通过所述容器及所述容器内的所述地下水向所述地基施加压载。
将若干容器置放在一板体上,若干所述容器可在所述板体上沿高度方向层叠置放和/或在所述板体的平面范围内平铺置放。
所述板体上设置有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容器构成限位连接,以实现所述板体与所述容器之间的限位。
采用温度逐层传导的方式对沿高度方向层叠置放的若干容器进行温度控制,即板体对其上方的一容器内的地下水进行温度控制,该容器再对层叠在其上方的另一容器内的地下水进行温度控制,以此往复对所述板体上的每个所述容器进行温度控制。
所述容器为由储水内胆和保护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其中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储水内胆的外侧,所述储水内胆的内部空腔为集水腔,所述容器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进水口位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另一端出水口与所述储水内胆连接。
使所述储水内胆的胆体各表面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使所述除水内胆可随着地下水量的变化及温度的变化而体积变化。
通过控制所述容器内的地下水量对所述地基施加一定压载,该压载可根据所述地基的排水固结过程变化。
所述地基完成排水固结处理后,融化经冻结处理的所述地下水并回灌于所述地基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地下水为地基处理提供固结压力,并可将容器中的地下水进行冻结处理,避免地下水乱流且保证容器易于搬动,可保证地基处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功能齐全、可操作性强、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9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