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3672.1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平;杜开兴;陈晶晶;冉忠江;孙汶丽;胡建英;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G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王文娇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伤科 临床 固定 装置 | ||
1.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机构(G)、铰接板(J)、连接底座(D),所述固定机构(G)底部中端设有铰接板(J),并且铰接板(J)安装在连接底座(D)上端中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G)包括挤压机构(g5)、夹板机构(g7),所述挤压机构(g5)底部中端设有铰接板(J),并且夹板机构(g7)贯穿于挤压机构(g5)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g5)包括挤压板(g56)、滑动块(g59)、螺杆(g57)、缓冲杆(g52),所述挤压板(g56)底部中端设有铰接板(J),所述挤压板(g56)左端外侧设有滑动块(g59),所述螺杆(g57)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g59)内部并且螺纹连接,所述缓冲杆(g52)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挤压板(g56)右端内部,所述夹板机构(g7)贯穿于挤压板(g5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机构(g7)包括挤压杆(g78)、固定管套(g74)、挤压块(g71)、贴合机构(g75),所述挤压杆(g78)下端固定安装在贴合机构(g75)上端中部,并且挤压杆(g78)中端设有挤压块(g71),所述挤压块(g71)滑动安装在固定管套(g74)内部,所述固定管套(g74)贯穿于挤压板(g56)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g75)包括挤压管(55)、贴合板(57)、气囊泡(52)、抵触块(59),所述挤压管(55)上端与挤压板(g56)内侧相抵触,并且挤压管(55)下端固定安装在贴合板(57)上端面,所述贴合板(57)下端内部嵌有气囊泡(52),并且气囊泡(52)与挤压管(55)下端相贯通,所述抵触块(59)嵌在贴合板(57)下端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D)包括吸附机构(d5)、拉簧(d3)、伸缩板(d1)、扭力轴(d7)、扣合板(d4)、顶板(d8),所述吸附机构(d5)上端中部与铰接板(J)下端相固定,所述吸附机构(d5)内部设有拉簧(d3),并且拉簧(d3)外侧端与伸缩板(d1)内侧端相抵触,所述伸缩板(d1)内侧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吸附机构(d5)外侧端内部,所述伸缩板(d1)外侧上端通过扭力轴(d7)与扣合板(d4)上端相铰接,所述扣合板(d4)下端内侧设有顶板(d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d5)包括底板(d51)、吸盘(d58)、伸缩软管(d53)、排气孔(d54)、开闭片(d56),所述底板(d51)上端中部与铰接板(J)下端相固定,所述吸盘(d58)设在底板(d51)底部中端,所述吸盘(d58)上端与伸缩软管(d53)下端相贯通,所述伸缩软管(d53)固定安装在底板(d51)内部下端,所述伸缩软管(d53)上端与排气孔(d54)相贯通,所述排气孔(d54)贯穿于底板(d51)内部上端,所述排气孔(d54)内部设有开闭片(d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市人民医院,未经眉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36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