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结合IL-23的纳米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88550.1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白梓轩;康广博;曹翔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4 | 分类号: | C07K16/24;C12N15/13;C12N15/70;C12N1/21;C07K19/00;G01N33/68;A61K39/395;A61K45/06;A61K47/68;A61P29/00;A61P37/02;A61P37/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杨棽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结合 il 23 纳米 抗体 及其 用途 | ||
1.特异性结合IL-23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
(1)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以及SEQ ID NO:16所示的CDR3;
(2)SEQ ID NO:11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以及SEQ ID NO:16所示的CDR3;
(3)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以及SEQ ID NO:15所示的CDR3;或,
(4)SEQ ID NO:12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以及SEQ ID NO:15所示的CDR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驼源重链抗体的框架区或源自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框架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19所示的FR1、SEQ ID NO:20所示的FR2、SEQ ID NO:21所示的FR3、以及SEQ ID NO:22所示的FR4。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s:9、7、5、3任一项所示的序列。
5.多特异性抗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特异性结合IL-23,并且额外地特异性结合一个或多个其他靶标。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还包含至少一种具有针对第二靶标的第二结合特异性的第二抗体。
8.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为双特异性抗体。
9.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
10.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酸分子。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为克隆载体或表达载体。
12.宿主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载体。
13.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允许蛋白表达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宿主细胞,和从培养的宿主细胞培养物中回收所述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所述多特异性抗体。
14.缀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以及偶联部分。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偶联部分选自蛋白标签。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蛋白标签选自His、Flag、GST、MBP、HA、Myc、GFP。
17.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偶联部分选自可检测的标记。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可检测的标记选自酶、放射性核素、荧光染料、化学发光物质或生物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85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钱子的烘烤炮制工艺
- 下一篇:核医学废弃物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