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9919.0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炎;盖斌;赵晓军;蔡俊;贺满潮;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流 支撑 电容器 放电 试验 回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及方法,包括直流充电电压源;直流充电电压源、限流电阻和第一真空接触器相串联,并连接试品电容器的高压端,形成试品充电回路;试品电容器与晶闸管、可调电阻、可调电抗相串联,并连接支撑电容器的高压端,形成试品放电回路;支撑电容器与第二真空接触器、放电线圈串联,构成支撑电容器的放电回路;第一分压器与试品电容器进行并联,第二分压器与支撑电容器进行并联;第一分压器和第二分压器的信号引出至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晶闸管、第一真空接触器和第二真空接触器连接控制系统。这一试验回路得到的放电电流、电压波形更为贴近此类电容器的实际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电容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灵活、高效的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有效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支撑电容器作为这一技术中的核心电力器件,在实际工况下进行着快速的“充电-放电-充电”循环,在每一次的放电过程中,流经电容器的电流波形为单一极性的半波。
现有技术中,采用球隙进行放电试验时,在毫秒级的放电过程中难以精确控制其开合,对于放电电流,只能产生带有多个过零点的欠阻尼波形或长波尾的过阻尼波形,与实际工况下的放电电流波形存在差异。并且难以精确控制其开合,试品电容器上的电压在每次放电结束后都会降低到零,与实际工况下电容器上承受的电压存在差异。放电电极的接触点存在接触电阻,限制了放电回路的阻尼参数调整;同时,由于这一接触电阻在多次的放电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采用这类试验方法得到的放电电流的各项参数、电流波形均有不稳定性。在大电流放电下会对铜球触点产生明显的损耗,这导致了长时间试验过程中放电回路参数的劣化,甚至导致无法接触而放电失败的情况。放电过程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飞溅的火花为试验现场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及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包括直流充电电压源、限流电阻、第一真空接触器、试品电容器、晶闸管、可调电阻、可调电抗、支撑电容器、第二真空接触器、放电线圈、第一分压器、罗氏线圈、示波器、第二分压器、测量系统、控制系统;
所述直流充电电压源、限流电阻和第一真空接触器相串联,并连接试品电容器的高压端,形成试品电容器的充电回路;
所述试品电容器与晶闸管、可调电阻、可调电抗相串联,并连接支撑电容器的高压端,形成试品电容器的放电回路;
所述支撑电容器与第二真空接触器、放电线圈串联,构成支撑电容器的放电回路;
所述第一分压器与试品电容器进行并联,第二分压器与支撑电容器进行并联;
所述第一分压器和第二分压器的信号引出至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晶闸管、第一真空接触器和第二真空接触器连接控制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罗氏线圈和示波器,罗氏线圈套接于试品电容器的放电回路连接线上,罗氏线圈信号引出至示波器,示波器将波形信息引出至测量系统。
优选的,所述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流充电电压源包括交流电压源和整流硅堆,所述交流电压源和整流硅堆之间相串联。
优选的,所述试品电容器、支撑电容器的接地端均接地。
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支撑电容器放电试验回路,包括以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9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