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0259.8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官炳政;邬成亮;姜春晖;张廷虎;闫磊;王世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6;B29D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266112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钢四鼓 工程 一次 成型 | ||
1.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体装置(10);
第一成型鼓装置(20),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位于所述胎体装置(10)的第一侧;
第二成型鼓装置(30),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位于所述胎体装置(10)的第一侧;
带束层装置(40),所述带束层装置(40)位于所述胎体装置(10)的第一侧,所述带束层装置(40)、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轴线的方向排列;
挤出缠绕装置,所述挤出缠绕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之间,并能够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配合进行胎胚缠绕;
胎体传递装置(60),所述胎体传递装置(60)位于所述胎体装置(10)和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之间,所述胎体传递装置(60)用于将胎体由所述胎体装置(10)传递至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
传递卸胎装置(70),所述传递卸胎装置(70)位于所述胎体装置(10)和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之间,所述传递卸胎装置(70)用于将所述带束层装置(40)的带束层传递至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将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的轮胎传递卸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的轴线与所述胎体装置(10)的轴线重合,所述带束层装置(40)、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三者的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传递装置(60)和所述传递卸胎装置(70)均并沿垂直于所述胎体装置(10)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胎体传递装置(60)延伸至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的传递范围内,所述传递卸胎装置(70)延伸至所述带束层装置(40)、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的传递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缠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挤出机(51)、胶条冷却装置(52)、胶条输送装置(53)、缠绕机机头(54),所述缠绕机机头(54)作为所述挤出缠绕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和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传递装置(60)包括:
胎体传递环底座(61),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61)沿垂直于所述胎体装置(10)轴线的方向延伸;
胎体传递环(62),所述胎体传递环(62)活动设置在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61)上,所述胎体传递环(62)沿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61)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在与所述第一成型鼓装置(20)的轴线对齐的位置和与所述第二成型鼓装置(30)的轴线对齐的位置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2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