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服务超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96525.8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5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段鑫;白云;胡鹏;徐坤;田松;张子睿;肖垒;邓裴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77 | 分类号: | H04L41/0677;H04L41/50;H04L43/55;H04L67/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街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服务 超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服务超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并转发所述请求至代理服务器;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并转发所述请求至第二服务;若第二服务即为目标服务,则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二服务的时间,并返回请求响应;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并返回所述请求响应至第一服务;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并返回所述请求响应至客户端;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客户端的时间;进行时间对比,定位服务超时位置。本发明用于实现超时问题发生位置的快速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服务超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服务器端的后端服务通常会基于某个框架(比如spring)开发业务逻辑,在进入某个服务的业务逻辑前,由框架接收请求并进行参数封装,然后调用业务代码,如果直接在业务代码里通过打印日志记录请求进入时间,则在请求量大到一定程度时打印出的时间会产生误差。因为服务本身由于高并发的性能瓶颈会出现卡顿,这样服务自身记录时间就会存在延迟,而数据不准确导致无法作为问题定位的依据,进而无法判断请求真正进入后端服务的时间。
对于这种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排查方法是网卡抓包方式,通过抓包工具(比如tcpdump)监听服务所在服务器的网卡,记录请求到达网卡的时间来确认请求是否发出。例如客户端A发出请求,当请求到达服务B时,抓包工具会记录请求到达服务B的时间,服务B继续请求服务C,此时抓包工具会继续记录服务C收到请求的时间,以及服务C返回请求后服务B收到请求返回的时间,最后根据服务B收到客户端A发出请求的时间、服务C收到服务B发出请求的时间和服务B收到服务C返回请求的时间三者之间的对比,确定以下3种情况:1、因为服务B发生了请求积压导致没有及时请求服务C导致超时;2、服务B发出了请求,并且请求到达了C,但是服务C没有来得及处理请求导致的超时;3、服务B请求了C,并且C在规定时间内返回了请求,但是B收到请求后,在后续处理结果数据超时,导致没有及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导致超时。
前述网卡抓包方式中,由于抓包工具会记录经过网卡的所有数据,所以在请求量极大时,抓包工具抓到的数据包会非常大,而此时需要解析数据包,通过对比每个请求发出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来进行问题定位,导致效率非常低,且操作极为不便。如公开号CN111143179A的中国专利于2020年5月12日公开的一种定位性能瓶颈的方法,通过抓包工具对各个时刻分别进行结点抓包并统计分析来定位性能瓶颈结点,虽然实现了性能瓶颈定位,但是其抓包方式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服务超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于实现超时问题发生位置的快速定位。
根据本发明说明书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服务超时的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并转发所述请求至代理服务器;
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并转发所述请求至第二服务;
若第二服务即为目标服务,则记录所述请求到达第二服务的时间,并返回请求响应;
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并返回所述请求响应至第一服务;
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并返回所述请求响应至客户端;
记录所述请求响应到达客户端的时间;
根据所述请求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所述请求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所述请求到达第二服务的时间、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代理服务器的时间、所述请求响应到达第一服务的时间及所述请求响应到达客户端的时间进行对比,定位服务超时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6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