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胶合木/竹板材—混凝土双向组合楼板、制造方法以及孔洞和自攻螺丝数量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7949.6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谦;王卓琳;许清风;陈玲珠;冷予冰;陈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3 | 分类号: | E04B5/23;E04C5/03;E04B1/41;E04B1/98;E04B1/92;E04B1/38;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宗磊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胶合 竹板 混凝土 双向 组合 楼板 制造 方法 以及 孔洞 螺丝 数量 计算方法 | ||
1.一种正交胶合木/竹—混凝土双向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含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混凝土(2)、钢筋(3)、自攻螺丝(4)和孔洞(5);
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为长宽不等的矩形板材,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下表面的木纤维或者竹纤维沿双向板短跨方向布置,
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排孔洞(5),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钻入有若干自攻螺丝(4),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铺设有双向的钢筋(3),混凝土(2)浇注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将孔洞(5)填实并完全覆盖钢筋(3)和自攻螺丝(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胶合木/竹—混凝土双向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沿长跨和短跨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排圆形的孔洞(5),每排孔洞(5)等间距地设置在靠近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边缘处;
孔洞(5)的深度为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单层板材厚度,且孔洞(5)中心间距不小于孔洞(5)直径的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胶合木/竹—混凝土双向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板厚度方向上,自攻螺丝(4)与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夹角为45°~90°;
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长跨方向两侧的自攻螺丝(4)的钻入方向沿塑性绞线方向交叉布置,且跨中设置有若干排钻入方向沿短跨方向交叉布置的自攻螺丝(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胶合木/竹—混凝土双向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双向的钢筋(3)的两个排列方向与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长跨和短跨方向一致。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组合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钻孔洞(5),以及钻入自攻螺丝(4);
S2、通过固定装置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固定双向的钢筋(3);
S3、在正交胶合木/竹板材(1)的上表面浇注混凝土(2),将孔洞(5)填实以及并完全覆盖钢筋(3)和自攻螺丝(4)。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制造方法的正交胶合木/竹板材中孔洞(5)和自攻螺丝(4)数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孔洞(5)的数量和自攻螺丝(4)的数量按下列步骤确定:
步骤S11:根据楼板设计工况确定双向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步骤S12:根据双向板设计手册分别确定双向板长跨和短跨承受的弯矩Ml和Ms;
步骤S13:分别确定双向板长跨和短跨的抗弯刚度EIl和EIs;
步骤S14:根据单个孔洞(5)的滑移刚度和抗剪承载力和单个自攻螺丝(4)的滑移刚度和抗剪承载力,迭代求解确定双向板长跨和短跨方向上的孔洞(5)数量和自攻螺丝(4)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79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