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9784.6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伟;王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18/02;B65H18/14;B65H19/30;B65B13/18;B65B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纺织 加工 整理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侧上部通过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导辊,所述底座的左侧上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件,所述收卷机构的右侧设置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置有防褶皱机构,所述防褶皱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领域。该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的缠绕组件,使得捆绑带对收卷好的面料进行捆绑处理,然后开启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带动缠绕组件从一侧移动至另一侧,进而完成面料的整体捆绑,防止面料在下料过程中发生错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领域,具体为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的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和三维复合编制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和现代三维编制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现有纺织面料在加工后进行收卷过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现有的收卷装置在对面料进行收卷时,由于收卷时的面料会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而收卷装置不能通过调节收卷辊与转动导辊之间距离来调节面料的松紧度,进而降低了收卷装置在收卷面料时的收卷质量;现有的收卷装置上的收卷辊一般是通过两个轴承座进行安装的,而当收卷辊需要进行拆卸时,由于收卷装置上缺乏便捷的拆卸结构,使得收卷装置上的收卷辊在拆卸时十分不便;现有的收卷装置在完成收卷工作后进行下料时,缺少对面料进行整体捆绑的装置,这就导致面料在下料过程中发生错位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现有的收卷装置在对面料进行收卷时,由于收卷时的面料会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而收卷装置不能通过调节收卷辊与转动导辊之间距离来调节面料的松紧度,进而降低了收卷装置在收卷面料时的收卷质量;现有的收卷装置上的收卷辊一般是通过两个轴承座进行安装的,而当收卷辊需要进行拆卸时,由于收卷装置上缺乏便捷的拆卸结构,使得收卷装置上的收卷辊在拆卸时十分不便;现有的收卷装置在完成收卷工作后进行下料时,缺少对面料进行整体捆绑的装置,这就导致面料在下料过程中发生错位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纺织加工的后整理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侧上部通过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导辊,所述底座的左侧上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件,所述收卷机构的右侧设置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置有防褶皱机构,所述防褶皱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滑杆、螺纹杆、收卷辊,所述滑杆与螺纹杆上设置有缠绕组件,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通过轴承座件转动设置在驱动组件的顶部,所述收卷辊一端的转动轴贯穿轴承座件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收卷辊的圆周外壁滑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一限位板,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侧一端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缠绕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端两侧分别与滑杆和螺纹杆进行滑动连接和螺纹连接,所述矩形框表面开设有大于第一限位板通孔,所述矩形框一侧端面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四组夹持轮和四组传动轮,四组所述夹持轮和四组传动轮交错设置,四组所述夹持轮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外壁一端安装有捆绑放置架,四组传动轮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四组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矩形框的另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轮的一端转动轴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导向轮的外壁与环形圈的外壁传动连接,四组所述夹持轮与环形圈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9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