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查连续退火炉辐射管泄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1057.9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友;艾厚波;张晶晶;张倩;马峰;邹亨通;侯珍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斯;李洪福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查 连续 退火炉 辐射 泄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查连续退火炉辐射管泄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步骤二,切断燃气;步骤三,布置仪器;步骤四,切断空气;步骤五,批量检测;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保持退火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确保退火炉的炉内保护气氛氢含量和炉内压力处于指定范围;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燃气电磁阀,并手动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燃气手动球阀,切断燃气;该发明采用炉外作业方式,无需人工利用吊框用天车吊入炉内排查,工作强度低,安全系数高、隐患少,无需停机,生产效率高,另外在线批量检测泄漏问题,工作效率高,人力成本低,实用性强,满足了大规模查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查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查连续退火炉辐射管泄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热镀锌机组的连续退火退火设备,基本全部采用立式退火炉。热镀锌机组退火炉辐射管装机量一般在150~200根左右,连续退火机组400根左右,对向穿插的安装在炉壁上,带钢运行在期间。辐射管内燃气一般由煤气或天然气构成,在管内燃烧,通过辐射加热的形式完成对钢带的再结晶退火。由于炉内环境为还原性气氛,由氮氢混合气体组成,而辐射管内由燃气、空气组成,当辐射管发生破损或密封性不良的情况下,管内的空气在压力差或者扩散的作用下会进入炉内,破坏还原性气氛,导致带钢表面氧化,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
作为大型工业产线的核心设备,立式退火炉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但日常维护和检修难度较大,尤其是炉内辐射管查漏工作,由于辐射管紧密的排布在炉内5~20m的范围内,无法实现近距离对炉内每一根辐射管进行观察和确认,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判断辐射管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辐射管密封检查主要是检查诸如裂缝、焊接错误或者是在使用寿命的末期,辐射管穿孔等问题。目前,这些检查必须定期实施,一般建议每6个月一次,至少1年一次。
辐射管与废气风机相连,管内呈负压状态,而炉膛内充满氮氢混合气体,生产期间的炉膛内维持有一定的正压,如果辐射管存在密封问题或管体有破损情况,进而在压差的作用下,炉膛内的保护气体便会被吸入到辐射管内
然而,现有方法需要人工利用吊框用天车吊入炉内逐个排查,炉内作业,工作强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炉内作业需要停机12h以上,操作时间较长,影响了连续退火的正常进行,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人工逐个排查无法在线批量检测泄漏问题,工作效率较低,人力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难以满足大规模查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查连续退火炉辐射管泄漏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查连续退火炉辐射管泄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步骤二,切断燃气;步骤三,布置仪器;步骤四,切断空气;步骤五,批量检测;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保持退火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确保退火炉的炉内保护气体氢含量和炉内压力处于指定范围;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燃气电磁阀,并手动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燃气手动球阀,切断燃气;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取样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氢气分析仪的输入端上,并将取样管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待排查辐射管的出口处,再对取样管的中段与待排查辐射管的出口处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对取样管和氢气分析仪分别进行编号排序;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空气电磁阀,并手动关闭待排查辐射管的主烧嘴的空气手动球阀,切断空气;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利用氢气分析仪对待排查辐射管内的氢气含量进行测量,并根据泄漏问题严重标准和氢含量测量值大小,分别判断出待排查辐射管泄漏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对严重程度较高的辐射管做全面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1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