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结构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103.9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振荣;钱立伟;戴飞虎;张鹏;王成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微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8 | 分类号: | H01L25/18;H01L23/485;H01L21/50;H01L21/60;H01L2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涂三民;殷红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滤波器 硅基扇出 封装 结构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结构,包括间隙介质层(1)、滤波器芯片(2)、其他功能芯片(3)、硅基板(4)、钝化层(5)、第一再布线层(6)、绝缘层(7)、第二再布线层(8)与互联凸点(9);
其特征是:在硅基板(4)的正面刻蚀出台阶形的第一凹腔(41)与平底的第二凹腔(42),在滤波器芯片(2)的正面、滤波器芯片(2)的侧面与第一凹腔(41)的上层台阶侧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功能芯片(3)的正面、其他功能芯片(3)的侧面与第二凹腔(4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设有间隙介质层(1),使得在滤波器芯片(2)下方形成震荡腔,滤波器芯片(2)和其他功能芯片(3)的焊片均朝下,在硅基板(4)的背面并对应滤波器芯片(2)和其他功能芯片(3)的焊片位置制作有通孔(43),在硅基板(4)的背面、通孔(43)的孔壁、硅基板(4)的正面及位于硅基板(4)的正面的间隙介质层(1)上设有钝化层(5),在通孔(43)内以及部分钝化层(5)上设有第一再布线层(6),在第一再布线层(6)外侧的钝化层(5)的背面覆盖有绝缘层(7),在第一再布线层(6)的背面连接有第二再布线层(8),在第二再布线层(8)的背面连接有互联凸点(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钝化层(5)的厚度为1-10μm,且钝化层(5)的材质为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有机与无机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7)厚度为5-30μm,绝缘层(7)的材质为树脂或者聚酰亚胺材料。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硅基板(4),在硅基板(4)的正面刻蚀出台阶形的第一凹腔(41)与平底的第二凹腔(42);
S2、将表面涂有有机粘合材料的滤波器芯片(2)以焊片朝下形式埋入第一凹腔(41)的上层台阶内,将表面涂有有机粘合材料的其他功能芯片(3)以焊片朝下形式埋入第二凹腔(42)内,在滤波器芯片(2)的正面、滤波器芯片(2)的侧面与第一凹腔(41)的上层台阶侧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功能芯片(3)的正面、其他功能芯片(3)的侧面与第二凹腔(4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填充间隙介质,形成间隙介质层(1);
S3、在硅基板(4)的背面并对应滤波器芯片(2)及其他功能芯片(3)的焊片位置制作出通孔(43);
S4、在硅基板(4)的背面、通孔(43)的孔壁及硅基板(4)的正面制备钝化层(5),去除滤波器芯片(2)与其他功能芯片(3)焊盘上的钝化层(5);
S5、在通孔(43)内以及部分钝化层(5)上制备第一再布线层(6);
S6、在钝化层(5)的部分背面覆盖绝缘层(7);
S7、先在未被绝缘层(7)所覆盖的第一再布线层(6)的背面制备第二再布线层(8),再在第二再布线层(8)的背面上制作互联凸点(9),使第二再布线层(8)与外部实现电性连接,最后沿着切割道进行切割,得到多芯片互连电路,完成最终封装。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滤波器芯片(2)的侧面与第一凹腔(41)的上层台阶侧壁之间以及功能芯片(3)的侧面与第二凹腔(4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均为10-50um。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方法,其特征是:经过步骤S2的间隙介质填充后,滤波器芯片(2)正面的间隙介质层(1)、其他功能芯片(3)正面的间隙介质层(1)低于硅基板(4)的正面或与硅基板(4)的正面平齐,滤波器芯片(2)正面的间隙介质层(1)与硅基板(4)的正面之间的平面差为0-30um,其他功能芯片(3)正面的间隙介质层(1)与硅基板(4)的正面之间的平面差为0-30um。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滤波器硅基扇出封装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在硅基板(4)的背面并对应滤波器芯片(2)及其他功能芯片(3)的焊片位置采用干法蚀刻工艺制作通孔,通孔的孔径为10-50um,开孔偏移量小于1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微高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微高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1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