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111.3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明;黄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耀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20;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周洁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一 信号线 矩形 信号 变化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双路不同色温LED调色和调光的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的调色、调光控制方法比较复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控制单元系统、调色单元系统和调光单元系统,所述控制单元系统输出端与调色单元系统中功率开关单元和反相器相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光源的输出端;调色单元系统中功率开关单元输出端与调光单元系统中总功率开关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利用方波的变化进行控制,能够对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进行调节,提高LED灯具的可控性、应用性和多样性,更贴合实际生活需要,简化复杂的调色、调光控制方法,使LED应用更加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路不同色温LED调色和调光的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照明一般需要使用专用驱动方案,包括调光或调色的驱动,而驱动方案一般来说有两种:线性驱动和开关型驱动。
线性驱动应用是一种最为简单和最为直接的驱动应用方式。在照明级白光LED应用中,虽然存在着效率低、调节性差等问题,但是由于其电路简单、体积小巧,能满足一些特定的场合应用较多。
开关型驱动可以获得良好的电流控制精度和较高的总体效率,应用方式主要分为降压式和升压式两大类。降压式开关驱动是针对电源电压高于LED的端电压或者是多个LED采用并联驱动情况下的应用。升压式开关驱动是针对电源电压低于LED的端电压或者是多个LED采用串联驱动情况下的应用。
想要获得稳定的照明灯光,就需要设计与灯具相匹配的驱动控制电路,随着LED照明的普及,LED变色已经很普遍,通常是信号指令控制变色(假如常见的电源开关变色、遥控器发射指令变色),外接调压器或电源,周波“切相”实现调光;
现有技术中,调色、调光控制方法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调色、调光控制方法比较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一信号线的矩形波信号变化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系统、调色单元系统和调光单元系统,所述控制单元系统输出端与调色单元系统中功率开关单元和反相器相连接;所述功率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光源的输出端;调色单元系统中功率开关单元输出端与调光单元系统中总功率开关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系统、调色单元系统和调光单元系统相连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单元系统的调色控制通过信号发生装置发出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实现;
S2、控制单元系统的调光控制通过一个PWM矩形波信号周期在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实现;
S3、调色单元系统的调色实现通过PWM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及驱动两组光源实现;
S4、调光单元系统的调光实现通过单稳态触发器产生矩形波信号的一个矩形波信号周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实现。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系统控制指令输入可以多种形式输入,包括但不限于:导线直接连接指令信号源、由无线电接收电路接收指令信号、由光电耦合电路接收指令信号由语音识别电路接收语音指令信号、由隔离电容感应指令信号或键按键输入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系统PWM信号是由控制单元的算法产生,根据控制指令要求输出不同状态的PWM信号,PWM信号可以通过控制单元的内含I/O端口、三极管、光电耦合器、TTL电路、CMOS电路与调色单元系统和调光单元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耀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耀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