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4763.9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齐天玉;李程遥;朱峻鹤;杨青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震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拔不抗剪 开口 型钢 组合 连接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用来解决现有剪力钉或剪力剪等连接件对负弯矩区结构受力不利的技术问题。连接件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负弯矩区,能减小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拉应力,纵向不抗剪措施能提高预应力施加效果,而竖向抗拔能力能抵抗砼与钢梁的竖向分离和掀起作用。该连接件包括:一开口钢板,用以安装在钢梁上,开口钢板具有呈现弯折状的安装孔;和一贯穿钢筋,用以埋入混凝土板的混凝土结构内部,贯穿钢筋穿设安装孔内,该穿设被配置成允许贯穿钢筋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发生指定程度的位移。本申请的连接件构造简单,便于施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钢-砼组合梁桥将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共同受力。利用钢梁承受拉应力,混凝土桥面板承受压应力,同时混凝土桥面板对钢梁受压翼缘起到约束作用,增强了钢梁的整体稳定性,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刚度大、施工短、经济效益好,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然而在结构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受拉,钢梁受压,结构处于不利的受力状态,混凝面板开裂后导致组合梁刚度减弱,有害介质也会渗入混凝土中,锈蚀钢筋,腐蚀混凝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负弯矩区桥面板所受的应力来防止、控制裂缝的发展:采用新的结构形式;通过某种方式给桥面板施加预应力控制混凝土开裂,但是现场施工比较复杂,而且预应力很大部分会传递到钢梁上翼缘,效率很低;允许混凝土开裂,通过配筋或从材料层面来控制裂缝的宽度;用其他高性能材料替换普通混凝土,造价较高。因此,现有的钢混组合梁结构连接件如栓钉、各种PBL剪力剪等通过抗剪和抗拔作用将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连接在一起协同变形,共同工作,抵抗结构内力,这种连接形式对正弯矩区结构受力是有利的,但是对负弯矩区,连接件的抗剪作用会让混凝土桥面板跟随钢梁整体作用产生很大拉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温度应力也会受到钢梁约束产生不利影响。有学者提出采用抗拔不抗剪的连接件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关技术中,抗拔不抗剪主要包括纵向不抗剪螺杆式连接件、不抗剪T型连接件等,但是构件比较多,焊接及施工复杂,缺少一种用于负弯矩区抗拔不抗剪的方便施工的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解决现有剪力钉或剪力剪等连接件对负弯矩区结构受力不利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以连接钢梁和填充有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板,所述连接件包括:
一开口钢板,用以安装在所述钢梁上,所述开口钢板具有呈现弯折状的安装孔;
以及,一贯穿钢筋,用以埋入所述混凝土板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贯穿钢筋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穿设被配置成允许所述贯穿钢筋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发生指定程度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呈L形,所述贯穿钢筋位于该L形的其中一直边段。
可选地,所述贯穿钢筋的外表面设有填充材料。
可选地,所述填充材料为塑料、泡沫或橡胶。
可选地,所述开口钢板沿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顶部与开口钢板的竖向顶部平齐并连通。
以上提供的抗拔不抗剪开口型钢-砼组合梁的连接件,在应用至连接钢梁和混凝土板时,能够在安装孔范围内使钢梁-混凝土板之间能发生相对滑移,可以减少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受到的拉应力,同时不抗剪措施能提高预应力施加效果,而抗拔能力能抵抗砼与钢梁的竖向分离和掀起作用。相比栓钉,钢板连接件在工厂焊接方便。钢板开口设计,抗拔贯穿钢筋可以直接放置在L型孔内,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相邻两L形孔之间采取反向设计,可兼顾钢混纵向不同方向的滑移,防止发生较大滑移时,所有钢筋被拔出,从而提高抗拔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4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