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声对右心功能进行评估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4804.4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8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易;尹万红;曾学英;王小亭;王洁;武文庆;唐远莉;王信果;张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慕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06V10/764;G06T7/11;G06T7/00;G06T5/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超声 功能 进行 评估 方法 系统 | ||
1.基于超声对右心功能进行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心脏超声探头固定在被测者身上,实时采集被测者左室短轴的室间隔超声图像;
S2、对采集到的室间隔超声图像实时逐帧进行图像数据预处理;
S3、根据设定采集时间周期内经图像数据预处理后的室间隔超声图像的合格率,判断心脏超声探头固定位置是否准确或图像切面选取是否合适;若合格率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调整心脏超声探头位置或重新选取图像切面,直至设定采集时间周期内经图像数据预处理后的室间隔超声图像的合格率达到要求;
S4、从经图像数据预处理后的合格的室间隔超声图像中,确定出左心室室壁室间隔区域和左心室室壁非室间隔区域;通过确定的左心室室壁室间隔区域和左心室室壁非室间隔区域联合对比来对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形状进行分型;
所述分型包括室间隔D字型表征和无D字型表征;其中室间隔D字型表征分为静态表型和动态表型;
所述室间隔D字型表征中的静态表型是根据该被测者某一心动周期中某一帧室间隔超声图像中的室间隔区域确定得到的,进一步根据该室间隔超声图像中的室间隔区域分为中央凹陷表征和无中央凹陷表征;
所述室间隔D字型表征中的动态表型是根据该被测者一个心动周期中室间隔的运动特点得到的;进一步根据该心动周期中室间隔的运动特点确定室间隔抖动、舒张期D字型表征和收缩期D字型表征;
S5、根据S4步骤中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分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室间隔运动特点和室间隔不同表征对被测者右心功能进行风险分类;具体的,所述S5步骤中风险分类包括高风险型、中风险型和低风险型;
当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形式为室间隔D字型表征,当有中央凹陷表征,则直接判断为高风险型;若为无中央凹陷表征但存在收缩期D字型表征,则直接判断为高风险型;若为室间隔D字型表征,但无中央凹陷表征,且无收缩期D字型表征,则通过离心指数、室间隔曲率半径和室间隔曲率半径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判定高风险型;
当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形式为室间隔D字型表征,但室间隔D字型表征的静态表型为无中央凹陷表征,室间隔D字型表征的动态表型为舒张期D字型表征,且无收缩期D字型表征,结合离心指数、室间隔曲率半径和室间隔曲率半径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未超过阈值则判定为中风险型;
当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形式为无D字型表征,但存在室间隔抖动,则根据室间隔抖动幅度、室间隔曲率半径和室间隔曲率半径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判定中风险型;
当左心室的室间隔表征形式为无D字型表征,不存在室间隔抖动,结合室间隔曲率半径和室间隔曲率半径变化率是否超过阈值,判定低风险型;
所述抖动幅度的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通过确定的左心室室壁室间隔区域和左心室室壁非室间隔区域的室间隔超声图像,确定出室间隔的两个端点;
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若室间隔在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线两侧晃动,则室间隔远离左心室时,室间隔上距离左心室最远的点到该两个端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dy,以及室间隔向左心室凹陷时,室间隔距离左心室最近的点到两个端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dj,则室间隔抖动幅度为dy+dj;
或者,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若室间隔在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线一侧晃动,室间隔距离左心室最远的点到该两个端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dy,室间隔距离左心室最近的点到该两个端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dj,则室间隔抖动幅度为;
所述D字型表征中的离心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D字型表征的室间隔超声图像中确定得到的室间隔的两个端点B和C,计算B和C连线的中点A;
以识别到的左心室内膜轮廓确定出左心室内膜圆心E;
计算得到A点经左心室内膜圆心E之后到对侧内膜点D之间的距离L1;
过左心室内膜圆心E点作A点到D点之间连线的垂线,与左心室内膜交于F点和G点,计算F点到G点的距离L2;则D字型表征中的离心指数e表示为 ;
S6、持续监测被测者连续多个心动周期的室间隔超声图像,重复S2-S5步骤,判断持续监测过程中,被测者右心功能的风险分类是否发生变化;
S7、根据S5步骤中的风险分类结果,以及S6步骤的持续监测过程中被测者右心功能的风险分类变化情况,对被测者右心功能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慕创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慕创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48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