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4808.2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明;王文发;蔡必定;曾斌;李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2;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童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节能 压缩机 | ||
1.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1)、油气分离器(2)和废热回收装置(3),所述压缩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进油管(11)、第一进气管(12)和排出管(13),所述油气分离器(2)上设置有输入管(21)、第一排气管(22)和第一排油管(23),所述输入管(21)与所述排出管(13)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22)和所述第一排油管(23)均与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连接;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包括两个换热件(32);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还包括第二排油管(318)和第二排气管(315),所述第二排油管(318)与所述第一进油管(11)连通;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还包括注水管(314)和排水管(319),所述排水管(319)远离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的一端连接有储水池(4);所述废热回收装置(3)包括机壳(31),所述机壳(31)由分隔板(33)分隔为位于上部的第一换热室(34)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换热室(35);两个所述换热件(32)分别设置于第一换热室(34)和第二换热室(35)内;所述换热件(32)包括设置于机壳(31)内壁上的上导轨(321)和下导轨(322)以及滑移连接于上导轨(321)和下导轨(322)上的至少一个换热板(323),所述下导轨(322)位于所述上导轨(321)的正下方;所述上导轨(32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211),所述下导轨(3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221);所述第一滑槽(3211)内滑移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块(324),所述第二滑槽(3221)内滑移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块(325),所述换热板(323)的上表面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324)上,所述换热板(323)的下表面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325)上;所述第一滑块(324)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三滑槽(3242),所述第二滑块(325)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四滑槽(3252),所述第三滑槽(3242)和所述第四滑槽(325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上导轨(321)和所述下导轨(32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换热板(323)挨靠所述第三滑槽(3242)的一端和挨靠所述第四滑槽(3252)的一端各设置有一凸块(328),所述凸块(328)与所述第三滑槽(3242)和所述第四滑槽(325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28)呈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28)上开设有第五定位孔(3281),所述第一滑块(324)上对应开设有第六定位孔(3243),所述第五定位孔(3281)和对应的所述第六定位孔(3243)中贯通连接有第三定位件(3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325)上对应开设有第七定位孔(3253),所述第五定位孔(3281)和对应的所述第七定位孔(3253)中贯通连接有第三定位件(3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2)和第二排气管(315)均穿设于所述机壳(31)上并伸入所述第一换热室(34)内,所述机壳(31)上的所述第一换热室(34)处还穿设有引流管(316),所述第一排气管(22)和所述引流管(316)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气管(315)和所述注水管(314)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排气管(2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15)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一侧,所述注水管(314)和所述引流管(316)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热回收型节能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16)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室(3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换热室(35)内,所述第一排油管(23)和第二排油管(318)均穿设于所述机壳(31)上并伸入所述第二换热室(35)内,所述排水管(319)对应于所述第二换热室(35)内,所述引流管(316)和所述第一排油管(23)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一端,所述排水管(319)和所述第二排油管(318)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另一端,所述引流管(316)和所述排水管(319)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油管(23)和所述第二排油管(318)对应于所述换热板(323)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48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用钢管焊接装置
- 下一篇: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