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感应后备厢的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5274.5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文;杨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乙山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感应 后备 控制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感应后备厢的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辆所发出感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强弱在车辆周围划分出若干个感应区域;当满足预设的钥匙感应开启条件后,车辆发出感应信号用以感知智能钥匙;获取智能钥匙所接收感应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确定智能钥匙所处的感应区域;通过智能钥匙所处感应区域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后备箱开启或关闭的需求,进而生成对应的后备箱开启指令或后备箱关闭指令;控制后备箱执行开启或关闭的动作。本发明能够通过车辆的感应信号确定携带智能钥匙的用户的后备厢使用需求,从而能够降低感应后备箱的控制成本,并提高感应后备箱的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感应后备厢的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作为消费品进入到千家万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出行便利时,仍然感觉到汽车技术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后备箱是人们常用的汽车空间之一,对于传统汽车而言,在使用汽车后备箱时,通常需要通过智能钥匙上的开启后备箱按钮或者驾驶位旁的后备箱开启开关进行后备箱的开启,但是当人们手拿重物想要开启后备箱时,就需要放下重物拿出智能钥匙打开后备箱,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如何能够使后备箱在需要打开时自动开启或关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针对车辆后备厢控制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5059246A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后备箱开启、关闭方法以及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其方法包括:接收后备箱自动感应开启系统输出的电平信号;识别电平信号,若电平信号为预设动作信号,将预设动作信号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触发车身控制模块进行上锁状态判断;接收车身控制模块返回的上锁状态判断的结果,若判断的结果为后备箱已上锁,在预设时间内判断车外天线探测范围内是否有效的智能遥控钥匙;若有,将后备箱解锁请求信号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通过车身控制模块控制后备箱开启机构开启后备箱。该现有方案实现了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上述现有方案中的后备箱开启、关闭方法,需要用户通过脚踢的动作来实现后备箱的自动开启和关闭。但申请人发现,感应脚踢的动作脚踢传感器成本比较高,并且有两根一米多长的天线(使用3M胶粘贴到后备箱底部),实际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天线掉落的问题,即存在感应后备箱控制的成本高且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用户脚踢的动作在雨天或冰雪等天气场景下,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动作。
申请人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现有的车辆大多具有无钥匙进入功能,即车辆发出感应信号去感应智能钥匙,当携带智能钥匙的用户进入到感应信号的感应范围内时,车辆可自动解锁。基于此,申请人想到要去设计一种基于车辆与智能钥匙之间的通信来自动控制感应后备厢的方法,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然而,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通过车辆的感应信号确定携带智能钥匙的用户的后备厢使用需求的方法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感应后备厢的控制方法,以能够通过车辆的感应信号确定携带智能钥匙的用户的后备厢使用需求,从而能够降低感应后备箱的控制成本,并提高感应后备箱的控制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感应后备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车辆所发出感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强弱在车辆周围划分出若干个感应区域;
S2:当满足预设的钥匙感应开启条件后,车辆发出感应信号用以感知智能钥匙;
S3:获取智能钥匙所接收感应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确定智能钥匙所处的感应区域;
S4:通过智能钥匙所处感应区域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后备箱开启或关闭的需求,进而生成对应的后备箱开启指令或后备箱关闭指令;
S5:基于后备箱开启指令或后备箱关闭指令控制后备箱执行开启或关闭的动作。
优选的,步骤S1中,包括区域边界与车辆后备箱位置距离由远及近的A区、B区和C区三个感应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5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控振荡器、锁相环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泛光灯及联合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