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0144.0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谦;张洪彬;金明哲;刘耀聪;刘佑民;周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69/08;G06F15/78;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王海龙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国产 cpu 实时 操作系统 协议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内的龙芯核心板、滤波器、电源模块、接口扩展板和电子盘,龙芯核心板运行国产操作系统,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组件化线缆与接口扩展板连接,接口扩展板通过板间连接器与龙芯核心板和电子盘连接,通过接口扩展板将电源模块转换的工作电压分配给龙芯核心板和电子盘,并通过接口扩展板为龙芯核心板提供多种功能接口,多种功能接口分别与机箱侧壁上对应的外部连接器相连接。本发明具有国产化、自主可控、可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的优势,支持多种协议接口的互联,实现信息交互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网关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国产 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要求的提高以及数据量的增大,传统的CAN总线以难以满足新型特种车辆信息传输的需求,车辆的主干总线网络正逐渐从CAN 总线向以太网转变,当前车上的传感器大多采用CAN总线接口,显控器等新型设备多采用以太网接口。
为了解决不同总线接口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同时满足国产化指标要求,需要一个具备CAN总线接口与以太网接口的国产化网关设备,搭设不同总线设备之间的信息通路,实现特种车辆上CAN总线接口的设备与以外网接口设备之间数据的解析、过滤和转发,支撑车控计算机对整车设备的监测和管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车辆信息传输需要多种接口的技术问题,从与车辆多种不同数据传输接口对接角度出发,本发明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基于国产CPU 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具有国产化、自主可控、可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的优势,支持多种协议接口的互联,实现信息交互功能。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内的龙芯核心板、滤波器、电源模块、接口扩展板和电子盘,所述龙芯核心板运行国产操作系统,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组件化线缆与接口扩展板连接,所述接口扩展板通过板间连接器与龙芯核心板和电子盘连接,通过所述接口扩展板将电源模块转换的工作电压分配给龙芯核心板和电子盘,并通过所述接口扩展板为龙芯核心板提供多种功能接口,多种所述功能接口分别与机箱侧壁上对应的外部连接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龙芯核心板运行的操作系统为SylixOS操作系统。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龙芯核心板为龙芯2K1000核心板。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还包括纽扣电池板,所述纽扣电池板通过导线与接口扩展板连接,所述纽扣电池板中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为接口扩展板的时钟芯片提供参考电压。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时钟芯片为RTC芯片,所述纽扣电池提供的参考电压为3V。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将车载电源电压转换为5V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电子盘为固态电子盘,所述固态电子盘通过SATA接口与接口扩展板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功能接口包括SATA、PCIe、UART、SPI、IIC、GMAC、CAN、USB、GPI O、RTC、ETH和/或RS232接口。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基于国产CPU和实时操作系统的多协议网关,其中所述接口扩展板提供1路USB接口、1路RS232接口、6路CAN接口和4 路以太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语音交互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