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及其制备、调控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1602.2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旺桥;曾威力;郭浩;陈宏;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7;G02F1/155;G02F1/153;G02F1/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红外 反射 调控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基板、有机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变色层的材质选自聚噻吩、聚3-己基噻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苝与3,4-乙烯二氧噻吩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变色层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为胶凝电解质层或电解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一透明导电层,且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有机电致变色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且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和所述电解质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基板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基板之间施加不同电压实现近红外发射率调控。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透明导电基板上制备有机电致变色层;
S2、在第二透明导电基板与所述有机电致变色层之间设置电解质层。
8.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的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和第二透明导电基板分别电性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通过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基板之间施加不同电压,以调控所述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的近红外反射率。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在调控近红外反射率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近红外反射调控器件在制备电致变色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16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